第四十四章 灯火(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也只是实际的好处而已。

    张居正的改革为何艰难曲折?为何遭人唾骂?

    因为本质上他是在从士绅口袋里抢钱。

    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士绅们天然抗拒任何损害其特权的改革,但他们的贪婪本性使其无法拒绝更大的利益诱惑。

    他们通过科举,联姻形成利益集团,对抗皇权与相权,形成实际掌控地方经济的集团,抵制清丈田亩,垄断上升通道,操控经济市场。

    想要从他们口中夺回利益,他们怎么会不信信狂吠呢?

    殷灵毓也因此选择了现在这条路。

    动了你们的利益,可作为交换,却有更大的利益摆在眼前呢?

    譬如新式纺织机,面对效率骤然提高的,能让自己赚的盆满钵满的技术,士绅们能忍住不去尝尝吗?

    而一旦尝到技术红利,他们自己就会自发开始排挤,镇压反对者。

    让他们互斗而依赖朝廷仲裁,将新法受益者转化为新政稳固支持力量,当反对改革就等于损害自身财产时,最保守的士绅也会变成改革派。

    在不去造反的前提下,这是最好的办法和选择,虽然仍旧需要与士绅的妥协,但有了蒸汽机,工业革命就必然到来。

    到那时,时代的变革不是一个群体的负隅顽抗就能阻拦的,技术扩散是不可逆的。

    殷灵毓抬手将那封信放回桌子上。

    张居正虽然只能模糊意识到,蒸汽机会带来不小的冲击,但对于殷灵毓有意无意的和他互补,却能十分清楚的感觉出来。

    包括有时候在朝上,殷灵毓的尖锐。

    为什么他一伸手,她就停?

    张居正心知肚明。

    不过是有意在给他分担压力罢了。

    张居正是推行新政主要负责人,自然深知要动那些士绅的利益有多难,他们盘根错节,把持地方,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反弹。

    殷灵毓的做法很巧妙,她不直接与士绅对抗,而是用那些蒸汽机,纺织机之类的新奇物事,给他们画了张更大的饼,那些原本对新政阳奉阴违的商人,现在为了更大的利益,反倒主动配合起清丈田亩来。

    他负责用考成法整肃吏治,殷灵毓就用技术之利分化士绅,那些人要么被利益诱惑倒向他,要么被其他人排挤边缘化。

    这样的做法是在与虎谋皮,张居正很清楚这一点,那些士绅今日能为利而来,明日就能为更大的利而反。

    但眼下,至少在殷灵毓的协助下,新政推行确实顺利了许多,百姓也确实好过了一些。

    甚至她还连带着让自己的名声和身体都好了不少。

    张居正将那封信扔到一旁,笑言要告知太后,一起狠狠敲上他们一笔,争取将北方的军饷包出去,随后低头磨墨,将自己的疑问随着那墨条与砚台接触的那端一起消磨。

    不论为什么,但她选择的是他,真切在受益的也是他,对他张居正来说,她既非寻常的政坛盟友,也非需要提防的野心之辈,而是案边一盏灯。

    明亮,纯粹,照见前路,驱散孤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