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又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何群的秘书推开门,神色有些慌张。“何书记,各位领导,外面……”

    不等他说完,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已经出现在门口。

    是刘清明。

    他穿着一身朴素的夹克,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就那么平静地站在那里。

    会议室里所有常委的视线,像被磁石吸引,瞬间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一个乡长?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他怎么敢出现在这里?

    何群的脸沉了下去,他没有看刘清明,而是把视线转向了汪明远。

    这是一种无声的质问。

    汪明远仿佛没有察觉到何群的不快,他站起身,语气平和地解释道:“何书记,各位常委,我认为,既然今天的会议要讨论云岭乡教编事件造成的影响,那么把当事人刘清明同志请过来,听一听来自基层的最直接的声音,是必要的,也是恰当的。”

    话说的滴水不漏。

    何群心里的火气在升腾。

    必要?恰当?

    既然必要,为什么事先不通气?

    这就是明目张胆地搞偷袭!

    这是在市委常委会上,不是乡镇的座谈会。汪明远这是在破坏规矩。

    可他偏偏无法反驳。

    汪明远把话说得冠冕堂皇,如果自己拒绝,倒显得心虚,好像害怕这个乡长说出什么来。

    尤其是在刚才,统战部长刚刚跳出来替杨嘉铭说话,自己正准备借着焦作仁的问题敲山震虎,汪明远却直接把“山”给搬了过来。

    何群压下心头的不悦,冲门口的秘书挥挥手,示意他把门关上。

    然后,他看向刘清明,开口道:“既然来了,那就说说吧。刘乡长,把你知道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向常委会汇报一下。”

    “是,何书记。”

    刘清明迈步走进来,径直站到长方形会议桌的一端。

    他没有座位,就那么站着,像一个等待审判的被告,又像一个准备发起冲锋的士兵。

    汪明远将自己面前桌上的麦克风,轻轻推向刘清明。

    这个细微的动作,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刘清明拿起麦克风,试了一下音,然后开口了。

    “各位领导,云岭乡这一次的教编指标考核风波,之所以会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在上级的压力下,不得已造成的。”

    一句话,石破天惊。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上级的压力?什么上级?

    他一开口,就把责任的矛头指了上来。

    何群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敲了敲桌子:“刘乡长,注意你的用词。据我所知,市里没有任何一位领导,给你们云岭乡施加过什么压力。你自己的回函里也写得很清楚,这次招聘,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现在出了问题,怎么能把责任推到上级身上?”

    何群的语气有点重。

    刘清明却像是没听出来,他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

    “何书记,您说的没错。但有些压力,不是文件,也不是命令,而是一个个电话,一声声‘关心’。对方打着组织的招牌,用关切的口吻,询问我们工作的进展,我们一个偏远乡镇,怎么可能拒绝组织上的‘善意’?”

    “组织”两个字,他咬得特别重。

    此话一出,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

    在座的常委,谁不明白这套路?

    怪不得最后入选的那两个人,一个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一个连粉笔字都写不好,原来根子在这里。

    这已经不是暗示了,这是明示。

    何群的脸色更加难看。

    刘清明这是在指着所有打过招呼的人的鼻子,说他们以权谋私。

    “你继续说。”何群的声音冷了下来。

    刘清明点点头,他没有继续纠缠这个问题,而是话锋一转。

    “在说这次的教编指标之前,我想先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我们云岭乡的教育现状。”

    他的视线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那些或审视、或轻蔑、或好奇的表情,他都尽收眼底。

    “云岭乡,是清南市最偏远的乡镇,也是唯一的贫困乡。我们乡的中心小学,应有适龄学生一千二百多人,但有编制的老师,只有六个人。学校现有学生不到五百人,失学率达到了60%!老师们天天打报告,想调走,想进城。我们留不住人,因为我们没有编制,给不了他们一个稳定的未来。”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长此以往,我们云岭乡的孩子,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失学。我这个乡长,就算把路修得再好,把产业搞得再红火,只要有一个孩子因为没有老师而上不了学,我就是失职,就是无颜面对云岭乡的父老乡亲,更无颜以对组织的培养和期望。”

    会议室里,有几个常委不自然地挪动了一下身体。

    刘清明的话,像一记记耳光,抽在他们脸上。

    他们为了自己的人情,为了那些不相干的关系户,动用权力去抢夺的,正是这些贫困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

    有那么一瞬间,连何群都觉得有些尴尬。

    他清了清嗓子:“这个情况,我们了解了。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刘清明脸上忽然浮现出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刚才说的,是我们乡的现状。现在,我来说说这五个教编指标的来历。”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问题。

    “各位领导,应该还记得,不久前,省长到我们清南市来调研,第一站,就到了我们云岭乡。”

    众人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这件事,他们当然记得。

    刘清明继续说道:“那次,省长当着市里和乡里所有干部的面,问我,有什么困难没有?”

    “我说,省长,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能给我们云岭乡派几名有编制的老师,让孩子们不至于失学。”

    “省长当时回答我,他说,教师他那里没有,但他可以让省教育厅的领导研究一下,看看怎么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实际困难。”

    刘清明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看着众人。

    会议室里,已经有人意识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了惊疑不定的表情。

    “就在省长调研结束一个星期后,我们乡党委,就收到了来自省教育厅的正式公函。”

    刘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