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菜就多练,感情戏写不好,那就多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夜色深沉,一辆黑色的奥迪平稳地行驶在返回省委大院的路上。

    吴新蕊靠在后座上,闭着眼睛,眉宇间是化不开的疲惫。

    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

    春运开始之后,她几乎没有在十点前回过家。

    返乡的务工人员一天比一天多,像潮水一样涌向清江这个中部交通枢纽。

    一列火车,密闭的空间,几百上千人挤在一起。只要有一个人带病,在长达几天几夜的旅途中,后果不堪设想。

    清江省是上承下接的要地,全国八横八纵的铁路网,有一半都在省会云州交汇。

    每天通过的人流量,是一个天文数字。

    更麻烦的是,铁路系统是垂直管理,自成一体。

    地方政府想要插手,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处处掣肘,必须一级级地跟铁道分局协调。

    好在林峥书记和铁道部的许荣昌部长有些交情,从上层打通了关节。

    再加上云州火车站的搬迁项目,省里和铁路方面早有接触,沟通渠道还算顺畅。

    饶是如此,铁路这一块的防控工作,依然是一件极其困难、极其耗费心神的事情。

    除了云州,省内其他铁路沿线的地市,和铁路部门的关系有好有坏。

    遇到说不通的地方,官司就要打到她这个省长这里来协调。

    一天下来,吴新蕊自己都记不清打了多少个电话,下了多少道指示。

    她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快被掏空了,累得连一根手指头都不想动。

    而这,仅仅是铁路一块。

    还有公路、航运、空运……一张无形的大网,铺天盖地而来。

    直到亲身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吴新蕊才真正体会到,刘清明当初一遍遍提醒的分量。

    这场疫情,对整个国家而言,都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清江省因为有过防洪抗汛的经验,又提前了将近一年开始准备,尚且感到如此吃力。

    其他准备不足的省份,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省长。”

    前排,大秘段颖轻声开口。

    “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流言,市民们开始抢购生活物资和药品。”

    “一些常备的中成药,比如板蓝根冲剂,已经完全断货了。”

    “我听卫生厅的同志说,原来五块七一盒的板蓝根,黑市上已经炒到了三十多块钱一盒,而且还有价无市,非常夸张。”

    吴新蕊睁开眼睛,车窗外的霓虹灯光在她脸上明明灭灭。

    这些情况,刘清明也早就预料到了。

    他甚至提前说过,政府应该尽快出台公告,每日定时公布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的真实数据,同时加强对市民的科学防控指导,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那个年轻人,他怎么就能想得那么远,那么周全。

    段颖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继续说道:“省长,您还记得刘主任上京之前,省纪委接到的那封举报信吗?”

    吴新蕊“嗯”了一声:“你想说什么?”

    “信里指控他担任云岭乡书记期间,滥用职权,与云州制药厂签订了不合理的药材收购协议,怀疑他们之间存在利益输送。”

    “后来省里派了联合调查组下去,查了半天,结果证明了他的清白。”

    段颖的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清晰地送入吴新蕊的耳朵。

    “那份价值上千万的合同,他个人没有拿一分钱的好处。”

    吴新蕊当然记得这件事。

    她淡淡地开口:“他的人品和操守,我一向都很相信。否则,也配不上我们家小璇。”

    段颖说:“省长,您知道那份合同的具体内容吗?”

    “我记得,好像是一个药材收购协议吧?”吴新蕊有些不确定。

    “是的。”段颖点头,“但不仅仅是收购。”

    “协议规定,云州制药厂不仅要收购云岭乡种植的板蓝根,还要负责为云岭乡委托加工成品的板蓝根冲剂和颗粒,只收取最基本的加工费。”

    “云岭乡为此,在省农科所的指导下,建成了足足一万亩的板蓝根种植基地。”

    “当初云州制药厂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大的产能,所以才同意了这个看似不平等的成品药回购协议。”

    吴新蕊的身体微微前倾,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

    她愕然地问:“也就是说,现在市面上紧缺的板蓝根成品药,基本上都是云岭乡生产的?”

    “可以这么说。”段颖肯定地回答,“仅此一项,云岭乡今年的集体收入,至少要翻上三倍。”

    吴新蕊彻底说不出话来。

    她当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这一万亩板蓝根是刘清明个人或者他家人名下所种,那这个行为,就是妥妥的囤积居奇,发国难财,是要入刑的。

    可问题是,这是云岭乡的集体扶贫项目,有省农科所的技术指导和乡政府的红头文件背书。

    所有成品药的销售,都归属于乡里的集体企业——云岭大药房。

    这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且,板蓝根冲剂只是预防性药物,并非处方药,它的价格随行就市,政府部门也不好直接进行行政干预。

    吴新蕊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

    她现在才真正相信,刘清明为了应对这场未知的疫情,从他下放到云岭乡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长远的布局。

    这份深谋远虑,这份执行力,简直让人感到惊叹。

    “是不是云州制药厂那边,想要反悔了?”吴新蕊很快冷静下来,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段颖说:“他们厂的叶厂长,最近跑了好几次卫生厅,希望省里能出面,把板蓝根相关的药品列为政府管控物资,由他们厂统一收购和销售。”

    “卫生厅的陈厅长摸不准您的意思,就来问我。我让他直接向您汇报,您看……”

    吴新蕊的声调冷了下来:“云州制药厂不至于连一个乡政府都搞不定,是不是清南市也出面了?”

    “是啊。”段颖说,“清南市那边态度很强硬,力挺云岭乡,说一切都要按合同办事,把云州制药厂的人给撅回去了。”

    “思想僵化,不思进取,又放不下国营大厂的身段去研究市场,一门心思就只知道搞行政命令,看到有便宜就想抢。”

    吴新蕊毫不客气地评价。

    “这样的企业,还指望省政府给他撑腰?那省政府成什么了?”

    段颖一听,立刻说道:“陈厅长其实也是这个意见,那我就这么回他吧。”

    吴新蕊看了她一眼:“你告诉陈铎,让他把心思都放到正事上!现在是非常时期,一切都要以防疫工作为中心!他要是闲得没事干,就亲自下到基层去看看,天天待在办公室里搞这些名堂,像什么样子!”

    段颖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立刻闭上了嘴。

    省长这话已经说得相当严重了,甚至迁怒到了自己。

    她有些后悔多嘴提了这件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