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姐,你缺钱吗?(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说走就走。刘清明和苏清璇没有片刻耽搁,立刻起身,跟着谢语晴出了门。
京城谢家大宅附近,街面上的积雪被清理得干干净净,露出灰黑色的柏油路面。
几名穿着白色全身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背着硕大的消毒水箱,对街边的绿化带和公共设施进行着细致的消杀作业。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来苏水味道。
路口的武警战士也戴上了厚实的医用口罩,除了常规的登记身份之外,还多了一项任务,给每一个进出的人员测量体温。
这种严阵以待的场面,让车里的气氛也变得有些凝重。
刘清明将车子停在检查点前,从储物格里拿出两副标准的医用外科口罩,递了一副给苏清璇。
“咱们也戴上吧。”
苏清璇接过来,熟练地挂在耳后,捏紧了鼻梁上的金属条。
“还记得来京城之前,你就跟我说,以后在云州出门可能都得戴口罩了。”她开口,声音隔着一层无纺布,显得有些发闷,“没想到,反倒是在京城先享受到了这个待遇。”
刘清明也戴好了口罩。
“现在的云州,也快了。”
两人下了车,按照武警战士的要求,逐一登记了身份信息,并用额温枪检查了体温,一切正常。
栏杆的另一头,同样戴着口罩的谢语晴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他们俩,清亮的眼睛里透出几分笑意。
手续完成,刘清明和苏清璇走了进去。
“语晴姐。”两人异口同声。
谢语晴将他们迎了进去,一边走一边问。
刘清明先开口:“小勇不在家?”
“还没放学呢。”谢语晴说。
刘清明脚步不停,沉声说道:“最近这段时间,最好不要让他去学校那种人员密集接触的地方了。我估计,全市的中小学应该很快就要全面停课了。”
谢语晴点点头:“我也这么想。现在京城的形势一天比一天严重,新闻上每天都有新增的确诊病例。说实话,我心里有点害怕,小勇还这么小,万一要是感染了可怎么办?”
苏清璇在一旁轻声安慰:“不会的,语晴姐。小勇是受过大苦难的孩子,老天爷会保佑他的。”
刘清明却没有接这个话茬,他突然问道:“语晴姐,现在小勇上学放学,有没有安排专门的护送人员?”
谢语晴的脚步猛地一顿。
她诧异地看着刘清明:“你……你担心,还有人会对他不利?”
刘清明直视着她的眼睛,毫不避讳:“他们敢干第一次,就不会在乎多干一次。当一个人突破了亲情和血缘的底线,那他就没了任何顾忌。”
谢语晴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他们敢!”
刘清明看着她这副样子,继续追问:“你其实心里有数,对吗?”
谢语晴没有立刻回答,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刘清明便知道了答案。
苏清璇自己就是世家出身,后来又当了多年的法制记者,对这里头的龌龊事如何能不清楚。
她握住谢语晴的手,柔声说:“小勇已经受过一次天大的罪了。语晴姐,你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谢语晴被两人这番话点醒,立刻从包里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
她对着电话那头仔细询问,确认了小勇已经平安到达学校,并且正在教室里上课,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挂了电话,她看向刘清明:“我的人一直跟着他,没事。”
刘清明反问:“上一次,你的人是不是也跟着?”
谢语晴愣了一下,解释道:“上次是叶家安排的人,事情发生后,已经被开掉了。”
“不是你开的吧?”刘清明的问题一针见血。
“小勇失踪的那天,叶家那边就打电话过来,说是责备他们守护不力,当场就把人给辞退了。”谢语晴回忆着当时的情景,“我那会儿整个人都失魂落魄的,根本没有心思去想别的事情。”
刘清明冷笑一声。
“事情很明显了。”
谢语晴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我也怀疑过这事与叶家有关。但是我公爹当时就气急攻心,直接进了医院。我婆婆也和我一样,整天以泪洗面。我……我不想再因为这件事,让他们老两口再受一次刺激。”
“儿子和孙子,在他们心里,或许早就已经分出了轻重。”刘清明的话语冰冷而残酷,“在你拒绝他们安排的那一天,在小勇走失的那一天,一切都已经变了。”
“你是说……”谢语晴的声音开始发颤。
“我是警察出身,办案的时候,一向料敌从宽。”刘清明盯着她,“我从不相信人性经得起考验。我只问你一句,你,还能不能再经历一次,失去小勇的那种痛苦?”
谢语晴的面色瞬间变得惨白,毫无血色。
那段日子,是她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光,不堪回首。
一想到那种撕心裂肺的绝望,她的身体就不由自主地发起抖来。
她看着刘清明,嘴唇哆嗦着,眼神里充满了无法言说的恐惧。
“我也许是想多了,把人心想得太坏了。”刘清明放缓了语速,“但是,这种事情,你敢赌吗?”
谢语晴猛地咬住了下唇,牙齿深陷,几乎要咬出血来。
“我今天就把小勇接回家!”
“不是今天。”刘清明纠正她,“是现在,马上就去。”
两个女人都吃惊地看着他。
刘清明斩钉截铁地说:“既然下了决心,就马上去干,不要有任何一秒钟的耽误。”
三人立刻转身,朝着门口走去。
谢语晴甚至没想过去开自己的车,三个人全都坐上了刘清明开来的那辆黑色老普桑。
小勇读书的地方,是京城最好的一所公立小学。
在教育改革之前,这里是中直机关的子弟学校,如今虽然也面向社会招生,但绝大部分的生源,依然是机关大院里的干部家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