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十倍利润、谁在操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二天,刘清明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

    新单位的牌子要到春节假期后才会正式挂上,他现在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全国防指的防治组。

    这个由卫生部主导的小组,是整个防指的核心部门。

    原则上,其他所有小组的工作,都是为了配合防治组。

    因此,刘清明这个负责协调和调度的专员,比起以前在指导小组的后勤部,有了天差地别的发挥空间。

    但他牢记林峥的教诲。

    平台更大,行事就要更加小心。

    因为会有更多的眼睛,在暗中盯着你的一举一动。

    早上九点整,他坐上了卫生部派来的大巴车,前往总院一附院。

    同车的,是卫生部的专家小组。

    这些人,无一不是传染病防治领域的顶尖专家,其中好几位还是院士头衔,在医学界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

    刘清明看着车里这些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老者,心中涌起一股敬意。

    其中好几张面孔,他前世在电视上见过无数次。

    从这一次,到二十年后那场席卷全球的更大危机,他们始终奋战在第一线,用自己的学识和生命,为这个国家和人民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卫生安全长城。

    车上的气氛有些沉闷,专家们都在闭目养神,或是低头翻阅着手里的资料。

    当他们得知,负责专家组与各单位联络协调工作的,是眼前这个过分年轻的刘清明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了一丝好奇。

    一位戴着黑框眼镜,气质儒雅的老专家主动开口。

    “小刘同志,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

    “报告李院士,我之前在地方工作,后来借调到体改办。”刘清明回答得不卑不亢。

    李院士点点头,没再多问。

    体改办和传染病防治,八竿子打不着。

    在他看来,这大概又是一个被安排进来镀金的年轻人。

    刘清明看出了对方的想法,却没有解释。

    他知道,任何解释在此刻都是苍白的,只有拿出实际行动,才能赢得这些国之栋梁的尊重。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探讨的口吻说。

    “各位专家,我在来之前,看了一些关于这次疫情的简报。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李院士抬了抬眼皮,示意他继续。

    “我注意到,目前我们对病毒传播途径的界定,主要还是集中在飞沫和接触传播上。”

    “但是,从临海省那边反馈回来的几例特殊病例来看,患者并没有明确的接触史,发病却异常迅速,而且肺部感染的特征非常明显。”

    “我在想,有没有一种可能,病毒除了飞沫传播,还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

    “气溶胶传播?”

    这个词一出,车内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专家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在了刘清明的身上。

    在当时,这个概念还非常前沿,只在极少数的学术论文中被提及,远没有成为共识。

    刘清明抛出这个观点,无异于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李院士的表情严肃起来。“小刘同志,你这个观点,有什么依据吗?”

    “依据谈不上。”刘清明很谦虚,“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猜测。如果存在气溶胶传播,那意味着病毒可以在空气中悬浮更长的时间,传播距离也更远。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一些封闭和半封闭空间内,会出现聚集性爆发。”

    “这也意味着,我们现有的很多防护标准,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和提高了。”

    刘清明的话,让在场的专家们陷入了沉思。

    这些见解,其实很多都出自他们未来几周甚至几个月后的研究成果。

    刘清明现在感觉自己就像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拿着人家未来的研究成果,来和人家本人交流。

    这种感觉,实在有些无耻。

    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李院士看着刘清明,眼神里多了几分审视和认可。

    “小刘同志,你的这个思路很有价值。我们会把这个可能性,作为接下来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

    一句话,证明了刘清明已经用自己的“远见”,敲开了与这些顶级专家有效沟通的大门。

    他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联络员,而是真正能参与到讨论中,并提供有价值思路的“自己人”。

    这对于后续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大巴车缓缓驶入医院。

    和昨天苏清璇来时一样,越是靠近核心病区,气氛就越是凝重。

    刘清明跟着专家组,在专门的更衣室里,换上了全套的防护服。

    当厚重的白色防护服将自己从头到脚包裹起来,戴上护目镜和两层口罩的那一刻,他才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了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

    密不透风,呼吸困难,视野受限。

    只是站着不动,额头就已经开始冒汗。

    而那些医护人员,每天都要穿着这样的装备,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穿梭在生死之间。

    刘清明的心,沉甸甸的。

    医院的院长程德全,亲自在门口迎接。

    “欢迎各位专家莅临指导!”程德全也是一身戎装,虽然隔着防护服,但依旧能感受到他身上那股军人特有的干练和刚毅。

    他是一位资深的军医,参加过援非医疗队,见识过真正烈性传染病的可怕,因此对这次的疫情,从一开始就抱有极高的警惕性。

    简单的寒暄后,专家们在医院相关科室负责人的带领下,立刻前往病房进行实地检查和会诊。

    刘清明则留在了院长办公室。

    “程院长,目前医院的收治情况怎么样?”刘清明开门见山。

    程德全的表情凝重。“不容乐观。”

    他拉开抽屉,拿出一份报表。

    “临海省那边传来的最新数字,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八十,很快就会突破三位数。全国其他省份发现的病例也在持续增加。”

    “我们医院,普通病房已经全部改造完毕,但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最多一周,就会全部饱和。”

    “科研进展也相对缓慢,我们尝试了多种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方案,对轻症患者有一定效果,但对重症患者,作用不大。”

    刘清明说:“我相信,专家组的到来,会给治疗带来新的突破。在那之前,需要我们所有医护人员的坚持。”

    “坚持是没问题,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程德全叹了口气,“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弹药快打光了。”

    他指的,是医疗防护物资。

    “多谢你们之前送来的那两批物资,真是雪中送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