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一路发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叫声,像是某种巨兽在低吼,狩猎者们吓得纷纷后退。

    随着淡淡的薄雾渐渐散去,阳光刺破云层洒进山谷,众人向前望去,眼前竟是一片诡异的世界:坡埂连绵起伏如波浪,土岭高耸林立似剑丛,有的像奔腾的野马扬蹄欲驰,有的似仰天长啸的猕猴咧嘴露齿,更有的如擎天大神与狰狞夜叉相对而立,却都毫无生气,在阳光下透着股荒凉死寂。

    黄康第一个反应过来,指着前方失声喊道:“这不是云南楚雄元谋的土林吗?中生代的热带雨林里怎么会有这种地貌?”他转头看向陈厚岩,满眼都是难以置信的疑惑。

    陈厚岩摇着头也说不上来,但他清楚,这般经千万年风雨侵蚀形成的古怪土林,本不该出现在这片湿热的丛林里。但见众人总算聚齐,他又开始装腔作势,清了清沙哑的嗓子发狠道:“慌什么!我们必须抓到恐龙,才能报答董事长的知遇之恩!”

    大家望着眼前这片诡异的土林,谁也没了底气,连最勇猛的肖彪都皱起了眉头。最终,这群残兵只能悻悻地转身,沿着来时的路另寻出路去了……

    在桫椤山寨,科考队因救回小阿乌等龙山孩子,又与瓦扎一起共同击退狩猎者,更加赢得了龙山人的认可。孩子们用兽骨哨为他们吹奏迎宾曲,老人和女人们则端出珍藏的野蜂蜜。

    夜晚再次降临,陈苗苗托着下巴坐在篝火旁沉思,树枝在她脸上投下晃动的阴影:连龙山人从哪里来都搞不清,更别说追溯古猿的起源了。

    包天喜建议,学一下广西的“猴王”,跟踪古猿猴,揭开人类起源的秘密。郭振虎用火棍拨了拨火堆,火星“噼啪”溅起:“走!今天我们就跟着古猿猴,追踪到底!”

    古大军听了,顿时兴奋起来,摩拳擦掌说要当先开路,却被鹤云飞伸手拦住:“等等,还是先问问龙山人吧。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或许比我们更熟悉丛林里的生灵。”看着他眼底映出审慎与坚定,大家都十分认可。

    他们来到龙山人面前,经曲木戈武连比带划地解释,瓦扎紧锁的眉头才渐渐舒展,夕阳的余晖透过树叶洒在他脸上,眼中的困惑尽数散去,原来众人反复提及的“目标”,正是龙山人口中代代相传的老邻居“呼呼”,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古猿猴。

    “呼呼”这个名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瓦扎记忆里关于山林旧邻的片段,那些模糊的呼啸声与跳跃身影忽然变得清晰起来。正是因为曾与古猿为邻,所以瓦扎对它们的作息习性、觅食规律本就熟稔于心。

    瓦扎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拍板应允。

    第二天,大家上路,瓦扎示意族人跟上,自己则率先踏上山道,循着地面隐约的足印与折断的枝叶,带着队伍在崎岖山岭间穿梭。

    众人敛声屏气,脚步轻得像山风拂过草叶,远远缀在古猿群身后。前方的古猿们浑然不觉,正优哉游哉地在树丛间踱步,时而伸手扯下几片嫩叶塞进嘴里,时而对着枝头的野果驻足观望,毛茸茸的爪子扒拉着树枝,留下一串串轻轻摇晃的残影,连叶片上的露珠滴落都清晰可闻。

    马文庸紧挨着杰美青缘,目光紧紧锁在队伍前方那只体型格外壮硕的母猿身上。它怀里护着一只皮毛金黄的幼猿,行走时总不忘回头轻舔幼猿的头顶,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马文庸压低声音提议:“你看那只母猿,定是这群古猿的首领,眼神里全是警觉,不如就叫它‘诺玛’吧,听着就有股沉稳劲儿。”

    青缘望着那只母猿的身影,轻轻点头:“嗯,是个配得上它的好名字。”

    不远处的郭振虎正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这时放下设备补充道:“它们可不止看着威风,手脚灵便得很,攀树时比猴子还敏捷,而且视觉格外敏锐,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抬头张望。加上那股子对啥都好奇的性子,总能把周遭环境摸得一清二楚,对外界动静的判断准得惊人。”

    中生代的山岭本就植被疯长,巨木如伞盖般撑开,老松的虬枝横亘天际,将阳光切割成斑驳的碎金;藤蔓像无数条绿色的绸带,在树干间缠绕交错,远远望去,整片山林既郁郁葱葱,又透着几分幽深迷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