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前所未有的盛世,复燕云(求月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开京,丞相府。

    如今的丞相府已然成为了整个辽国的政治中心。

    王应琛所实行的乃是强集权制。

    而至于耶律贤,自经过昔日北汉的一战之后,也给予王应琛绝对的信任,纵使不如赵匡胤对待顾瑾那般,亦是像极了昔年的秦孝公与商鞅。

    王应琛便代表了他,也代表了辽国朝廷的权威。

    这确实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方法。

    王应琛此人极为心狠。

    想要让整个辽国正视朝廷的权威,所需要的其实也就是这种人。

    但王应琛如今的处境倒也并不算很好。

    不,并不是他。

    应该是整个辽国的处境都不算太好。

    李德明突然称帝这件事确实超出了他的预料,进而影响到了整个辽国的发展。

    ——原本的王应琛所想的就是以耕战为主。

    就亦如昔年的大秦一般,通过辽国广袤的耕地面积来让整个辽国的国力快速恢复过来,然后再进而一统天下。

    他进攻辽东其实为的就是这般。

    但这一切都随着北汉的灭亡,以及大宋在雁门关与辽东对其的牵扯下化为了乌有。

    其实对于当前的辽国而言。

    西夏的实力并不算强。

    但可惜的就是,有着大宋虎视眈眈在前,他就压根没办法动用所有的实力。

    这才是他最为头疼的问题。

    虽然顾瑾没有直接动兵去帮助西夏,但也不可能放任辽国直接去灭了西夏。

    这就是三国鼎立。

    任何一方,在当前没有绝对实力去碾压一切的情况之下,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其实若是放在以前,王应琛也不会去在乎这些。

    毕竟大宋也不会捞到任何好处。

    但现在则不同了。

    玉米的出现解决了大宋唯一的短板,再加上大宋商业的发展。

    王应琛甚至都已经看到了短短几年后大宋那恐怖的实力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可谓是日夜骄傲。

    丞相府。

    “再派人!”

    “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弄到玉米种子!”

    王应琛一脸严肃的看着在场众人,交代道:“另外,着人在苏州打造港口,让人打造海船,此事绝对不可受到任何的影响!”

    整个丞相府之内,一片寂静。

    面对暴怒状态下的王应琛,就压根没有任何官员敢犹豫,纷纷点头称是。

    顾易同样也在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切。

    值得一提的是,此苏州并非是江南之地的那个苏州。

    ——而是后世的大连。

    也是辽国目前唯一一处有机会探索海洋的所在。

    但相比于两广之地与明州等地方,此地就实在是差了太多太多。

    其实这也是必然的。

    纵使是有着顾氏的影响,但大连这处地方在当前的时间也始终都被认为是偏远之地,这发展又岂能与中原相比?

    包括现在王应琛让这些人去建造港口,同样也不可能扭转这一点。

    顾氏如今其实已经和整个天下形成了技术壁垒了。

    没错,就是遥遥领先。

    从各方面上都是如此。

    数百年来所培养的匠人体系,是整个天下都难以比肩的。

    不过顾易对此倒也是乐见其成。

    此事,有利于九州。

    纵使是他都不得不承认,这王应琛在大局之上绝对可以称之为顶尖。

    不过可惜的就是,他是不可能弯道超车的。

    无论是对港口的种种规划也好,亦或是在探索海洋也罢。

    除非让大宋吞并辽国。

    时间匆匆而逝。

    顾瑾仍是每日都辗转在朝堂之上,仔细的筹备着大宋的一切。

    而大宋,也在这种情况之下,随着时间的更迭而愈发强盛。

    这种强盛甚至都已经到了让顾易瞠目结舌的地步。

    商业的持续发展实在是给这个王朝带来了太多太多的发展。

    这种发展并非是指那越来越多的商税。

    相反,这完全只是很小的方面。

    ——对于当前的大宋而言,经济的不断增长所带动的是整个王朝焕发新生。

    有钱人多了,其所需要的物品便会更多。

    而这其中所产生的经济便足矣养活无数普通百姓。

    包括他们所雇佣之人。

    顾氏所推行的工坊区如今已经在大宋各地遍地开花。

    顾瑾对此的监管极为的严格。

    要求每个人都需要通过御史台来签署对应的雇佣合同。

    没错,就是御史台。

    这就是顾瑾手中的利器,数百年来所形成的体系,再加上漕运发展所引起的消息传递越来越快,完全的支撑起了这一套架构。

    而这所带来的发展自然也是十分惊人。

    当百姓们在农耕空闲之时,甚至还能通过这些工坊区来获得一笔收入之时,其实便已经说明了当前的大宋到底有多么富裕。

    除此之外,便是海贸。

    ——昔年改革之时所划定的茶山,在当前这种时代完美的发挥了作用。

    这其中也需要雇佣百姓,也能给百姓们带来收入。

    而别忘了——

    茶叶这种东西,无论是原本历史也好,亦或是现在的发展也罢,都是九州历史之上流传最广的东西之一。

    再加上有着琉球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琉球王仍旧是李承乾的后人,但其手中却没有任何的权利,是以顾氏联合当地之人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管理体系。

    没错,就是昔年顾煜走遍天下之后所思考出来又藏在了巨鹿之中的制度。

    此地如今已经成为了九州海运的一处中转站。

    包括当地的那些百姓们。

    如今也已经完全九州化成功了,并且对顾氏有着绝对的信仰。

    在这种种因素之下,这茶山所能产出的利益便达到了一个十分恐怖的数字。

    这与原本历史之中的发展完全不同。

    在原史之中,各个朝代之间虽然有着很多的不同,但其实“士农工商”这四个字仍旧是贯穿了整个历史。

    纵使在商人地位最高的宋朝。

    这一点其实也可以从很多制度之中有所察觉。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商人的不断发展就注定会带动整个国家的转变。

    但当前则完全不同。

    在有了渗透于地方的力量之中,只要经过一系列不同的限制,这些商人便成为了发展国家的利器之一。

    顾瑾为此可是费了极大的手脚。

    他通过每月发行的“朝闻录”在不断为天下百姓更改着价值观。

    让普通百姓对于财富的那种尊重感转化为了品德之上。

    没错,在当前的大宋。

    有钱的商人都不一定会被人十分的尊重,但遵守朝廷律法以及各种制度的商人一定会被尊重。

    甚至他还专门在御史台设立了专门的部门。

    准许百姓们告发“无德”的商人。

    他就是通过这些手段,用来得以遏制大宋的商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