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三国齐动,风云骤起(求月票)(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李元昊的手掌猛地在地图上的辽国西京道区域一拍!

    “——这才是我大夏真正出击,攫取最大战果的时刻!”

    “我们要的不是宋国的空头许诺,而是实实在在的领土、人口和牲畜!”

    “要让辽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西顾;”

    “也要让宋国虽胜犹败,短期内无力对我大夏构成威胁!”

    “如此,方为我大夏百年安泰之基!”

    一番话语,掷地有声,将一场可能的被动参与,扭转成了主动操控局面的战略博弈。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

    几乎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沉思之色。

    这李元昊如今在西夏的地位可是十分的超然。

    并非是因为他那所谓的太子位。

    其实在这种还保留着些许草原传承的王朝之中,这所谓的太子位其实是最不受重视的!

    李元昊能有这今天的地位,完全是靠着他自己的能力杀出来的。

    连续多次的与辽会战。

    让李元昊快速的成长了起来,成为了李德明几个儿子之中最为煊赫的存在。

    总言之——

    尊贵的并非是太子位,而是李元昊。

    整个堂内一阵静默。

    所有人都在紧紧的盯着堪舆图上的西京道。

    不,也可以换个名字。

    此乃河套、河西等地。

    光凭着这两处,便足以说明此处地界的重要性!

    李德明此时也已经沉默了下来,但就在片刻之后,他便已经思考好了一切,顿时便放声大笑了起来:

    “太子之策,深得朕心!”

    “传令下去,依太子之议行事!”

    “命左厢军向辽境移动,摆出进攻态势,但无朕之手令,不得与辽军主力决战。”

    “另,遣使回复顾公之约,就说我大夏必不负盟友之约,共击北虏!”

    旨意下达,一场关乎国运的算计就此落定。

    群臣此时也已经完全反应了过来,对此没有丝毫的抗拒,纷纷称是后便相继而去。

    兴庆府的宫殿内,李氏父子相视一笑,眼神皆是落在了那堪舆图上的西京道。

    辽国,开京。

    丞相府。

    虽已入夜,相府大堂却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与西夏朝堂上那股夹杂着草原野性的喧嚣不同,此间的气氛凝重如铁,唯有地图翻动与压抑的咳嗽声偶尔响起。

    王应琛端坐主位,身形未见魁梧,甚至有些清瘦,但那双深陷的眼眸扫过堂下众臣时,却带着一种洞察一切的冷冽锋芒。

    他面前的长案上,摊开的不仅仅是宋夏边境的军报,还有厚厚一摞关于大宋国内粮草调动、御史台巡查记录的密文。

    “诸公,此间之事如何处理啊?”

    王应琛的声音平静无波,却直入主题,让在场所有人心头一紧。

    侍立两侧的,皆是辽国当下的栋梁。

    有战功赫赫的于越耶律休哥,虽年事已高,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有沉稳持重的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亦有深受倚重、执掌汉军事务的韩德让。

    包括不少的文臣。

    这些人代表着辽国契丹与汉人精英的结合,也是支撑起辽国朝局的核心力量。

    “丞相,”耶律休哥率先开口,声若洪钟,“宋军陈兵边境,其势汹汹。”

    “幽州乃我南京屏障,绝不可失!”

    “请给老夫精兵,必让那顾瑾在坚城之下撞得头破血流!”

    作为常年与宋军交锋的老将,他深知幽州的重要性。

    耶律斜轸则更为谨慎,补充道:“于越所言极是,然据报,西夏李德明父子亦蠢蠢欲动,西京道兵力空虚,若夏军真的大举来犯,恐难以兼顾。”

    这些人可都是辽国最为核心之人,经验显然是十分老道。

    其实这也是顾易觉着顾瑾此生难以一统天下的主要原因。

    ——列国之中,皆有人杰。

    且顾瑾的能力也只是与这些人不相上下。

    在这种情况之下。

    顾瑾要想平定整个天下,其中的难度是难以想象的。

    都无需用原史之中的此间乱世相比,就去说那最广为人知的三国时期。

    在原史之中。

    三国豪杰无数,最后凝一之时还不是因为蜀吴之间内部的溃烂?

    也唯有顾琛那种级别的人物,才能不顾一切阻碍,直接将所有的问题全部碾碎!

    但可惜,顾瑾显然成为不了不琛。

    “丞相,下官以为,宋夏此举,名为同盟,实各怀鬼胎,顾瑾欲借西夏之力牵制我西线;而李元昊”

    韩德让沉默片刻,这才开口,冷哼了一声,“彼辈豺狼之性,所求无非是趁火打劫,攫取我西京之地利。”

    “其心可诛,其行可测。”

    王应琛微微点头:“德让所见,与我不谋而合。”

    “西夏想学渔翁得利?还嫩了点!”

    他的表情愈发的严肃,眼看着群臣将目光纷纷对准了他,也是不再犹豫,当即开口:“西夏,不过是疥癣之疾!李元昊想作壁上观,待价而沽?”

    “我偏不让他如愿!”

    “传令——”

    “命耶律奚底于西京道收缩防线,放弃外围不必要的堡寨,集中兵力固守大同府及几处关键军州,逼李德明攻占那些贫瘠地区!”

    “耶律休哥听令!”

    “相予你全权,总督南京道军政,依托燕山险隘和坚城深池,最大限度消耗宋军锐气和兵力!”

    “记住,初期不必追求野战决胜,就是要用一座座城池,一道道壕垒,把宋军拖垮、拖瘦!”

    “末将领命!”耶律休哥抱拳,声震屋瓦。

    王应琛丝毫都没看他一眼,径直看向了韩德让:“德让,令你率领我军精锐骑兵,由本相亲自节制。”

    他似乎也早就已经想好了一切。

    对于此次宋军的种种动向,压根就没表现出半分的畏惧。

    他又何尝不知顾瑾呢?

    当玉米出现的那一刻,王应琛其实便已经料到了顾瑾绝对会在有生之年,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统一大战。

    他又何尝不是为此而做着准备?

    王应琛为何一直不动用助力去应对西夏?

    其实其中原因并不是全都因为宋军的牵制,只是因为他必须要保留住大半的国力,来应对接下来和大宋的一场大战!

    而这,同样也是辽国的一次机会。

    只要能够打赢此战。

    那便可以从宋国手中完全夺回北汉之地,重新占据地势上的主动。

    除此之外——

    还有着玉米这件利器!

    其实这段时间以来,王应琛已经弄到了一些玉米,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但只要这一仗能够打赢,那些人的心散了些许,那可就完全不同了!.

    (Ps:跪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鱼万分的感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