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人力不敌天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翌日,下邳城外。

    笮融率领男女万口、马匹三千,在数百亲军的护送下向曹军投降。

    曹操让笮融率部至城外别业居住,这个狂妄自大的家伙竟然也服从了。

    整个过程顺利的让曹操都有些难以置信。

    要知道他率军进入下邳国后不是没有派人劝降,但却没有一次成功。

    也正是通过几次劝降,曹操才了解到笮融此人有多么嚣张自大。

    或许是信仰身毒沙门所致,这厮某些想法简直堪称无边无际。

    比如曹操第一次遣使劝降的时候,笮融竟然反过来要求曹操臣服于他。

    简单来说,就是拥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信。

    本来他都做好强攻下邳城的准备了,没想陈群竟真的用口舌拿下城池!

    入城之后,刚进入衙署曹操就忍不住好奇道:

    “长文到底是如何说服此人的?”

    闻听此言,陈群不由得意的抚须一笑:

    “无他,不过问了此人两个问题罢了。”

    ……

    别看陈群父子并没有出仕徐州,但他们毕竟是颍川名士,就算是避乱徐州也不是黔首百姓可以相提并论的。

    至少在消息渠道这方面,陈群父子在徐州上层算得上耳聪目明。

    因此之故,陈群对于笮融的性格早就一清二楚。

    于是在见到笮融后陈群并没有立刻劝降,而是将郯城变故娓娓道来。

    果不其然,在得知陶谦临死之前竟将徐州刺史之职亲口让于魏哲后,笮融立刻面色铁青,满眼不甘。

    陈群见状这才缓缓开口问出第一个问题:

    “魏公威自出辽东以来有三用三不用,其中残民之贼乃必杀之列。”

    “足下以为自家名声如何,可在宽恕重用之列?”

    见他这么一说,笮融的面色顿时阴沉似水。

    他只是坏又不是傻,自然清楚自家以往都干了哪些缺德事儿。

    见此情形,陈群随即又问出第二个问题:

    “郯城灵前徐州文武俱已臣服魏氏,唯下邳缺席,魏氏必心生不满。”

    “君往日在徐州结怨甚多,与魏氏又没有半点情分,日后若有人不念同僚情分谗言加害,足下又该如何自保?”

    随着陈群此言一出,笮融的脸色顿时变幻不定,忽青忽白。

    虽然他从头到尾都没有提曹操,但却比提了还管用。

    都不用陈群夸赞曹操,笮融便自动在心中放大了曹操的实力。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而在听完陈群的复述之后,曹操忍不住感慨道:

    “长文颇有春秋纵横名家之姿,实乃王佐之才也!”

    不想陈群闻言却摆了摆手,看着对面的荀彧笑着调侃道:

    “吾可不敢抢文若的名号!”

    闻听此言曹操顿时失笑连连,被调侃的荀彧亦是面露无奈之色。

    “长文何时也变得如此促狭了?”

    皆因荀彧少年时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曾惊叹道“此王佐才也”!

    消息传开之后“王佐之才”也就成了荀彧身上的一个光环。

    然而外人这么说也就算了,他们自己人谁不知道这里面的猫腻。

    这就像后世明星的人设一样,也就能骗骗脑残粉。

    可若是同行相处时把人设拿出来装模作样,那就惹人发笑了。

    当然,这种高端手段也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

    比如曹操少年时由于家世缘故仍被士族视为“赘阉遗丑”,故此亟需名士认可,但却极少有名士愿意点评他。

    即便后来桥玄十分赏识曹操,影响力却不足,便建议曹操拜访许劭,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曹操方才不惜动武也要胁迫许子将点评。

    后者虽无奈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但好歹也是个评价。

    相比之下,袁绍轻而易举就得到了“天下楷模袁本初”的宣传语。

    至于陈群就更加超然了,只需安坐家中就会有诸多如孔融这样的外地名士主动前来拜访结交。

    在场之中也就只有陈群有这个资格调侃此事了。

    不过在谈笑了几句之后,几人很快便聊起了正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