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篾条初织与夜海之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巨杉之心”的议事尘埃落定,长老们带着各自沉甸甸的职责匆匆离去。凌渊独自在祭坛旁伫立片刻,目光扫过沉睡的隼王与守护的墨甲兽,最终投向聚居地的方向。冬储的紧迫感,如同北方吹来的第一缕寒息,无声地催促着。灰须长老的商路大计是长远之策,但眼前,部族的口袋需要实实在在地装满。

    他步履沉稳地穿过林间,回到主洞区域。东侧那个向阳的小山洞已焕然一新,凌岩的清理效率极高。阿璃正和两名鹿族少女将最后几张厚实柔软的雪熊皮褥子铺进洞内。凌玥清脆的声音从里面传来,带着对新家的雀跃。

    “阿璃”凌渊唤道。

    阿璃闻声回头,脸上带着对新居布置的满意,但眼底深处仍有一丝对寒冬的隐忧:“渊,议事定了,冬储”

    “大局已定,细节需力行”凌渊言简意赅,目光掠过焕然的小洞,随即落在阿璃身上,“新鲜的菌子难存,晒干方是长久之计。但徒手采摘,效率低下,易损鲜物。”他抬手指向部族后方山坡上那片在秋阳下青翠挺拔、节节分明的竹林——“节节林”。“走,带上几个手巧的,随我上山。今日教你用这‘节节树’做些家什,再采那山珍。”

    阿璃眼中瞬间燃起希望的光:“编织器物,像灰须长老那些宝贝藤筐”

    “原理相通,节节树皮韧中空,更易得,正适初学”凌渊点头,对旁边一位路过的兔族青年吩咐:“凌草,唤鹿婆婆处的松果、鞣皮的巧手婶,再找两个手稳的学徒,带上最锋利的石刃和火种,到节节林边汇合。”

    “遵命,族长”凌草敏捷地窜入林间。

    不多时,在通往“节节林”的山坡小径旁,阿璃带着松果(松鼠族,眼疾手快)、巧手婶(浣熊族,爪指灵活无比)、以及两名鹿族学徒聚集。她们好奇地望着凌渊,不知族长要如何处置这些平日里做支撑或当柴烧的竹子。

    凌渊走到一株碗口粗、青翠欲滴的节节树前。他没有动用任何超凡之力,而是从腰间解下一柄厚重的黑曜石手斧。他凝神屏息,看准竹身天然的纹理走向,将石斧锋利的刃口卡在竹节上方寸许。

    “看仔细,取‘篾’之始,在于顺纹破势。”他沉声道,手臂肌肉贲张,力量精准爆发。

    “笃,咔嚓——”

    石斧并非砍,而是带着一股巧劲楔入竹身,顺着纤维纹理纵向劈开一道裂口,紧接着,他利用这道裂口,用石斧刃背作为撬棍,配合沉稳的力道和角度调整,“噼啪,噼啪”几声脆响,坚韧的竹竿竟被均匀地破成四片长条,露出了光滑的内壁。

    “哇”松果捂着小嘴惊呼,蓬松尾巴兴奋地摆动。巧手婶浑浊的老眼精光爆射,紧紧盯着那青翠的原料。

    “此乃‘篾条’雏形”凌渊拿起一片,入手微凉,坚韧富有弹性。“取篾需顺纹,厚薄力求均匀。”他将几片初坯递给巧手婶和学徒,“用燧石刮片,小心刮去外层硬皮和毛刺,保留韧芯,处理得更柔韧些。若有不易弯折处,可于炭火上略烘,趁热定型”他指了指带来的火种。

    巧手婶如获至宝,立刻带着学徒忙碌起来。燧石片刮擦竹篾的“沙沙”声响起,偶尔夹杂着篾条在炭火上方短暂烘烤发出的轻微“滋滋”声和淡淡的青烟,空气中弥漫开一股竹材特有的焦香。

    凌渊则拿起几根初步处理好的篾条,动作快而沉稳。只见他手指翻飞,篾条如同被驯服的青蛇,纵横交错,穿插压挑。他的动作带着一种源自生活智慧的韵律。

    “此为‘起底’,”他边做边讲解,声音不高却清晰入耳,“取数根长篾作‘经’,需固定其位。再用短篾作‘纬’,挑一压一,交错往复,根基乃成。”篾条在他指间服帖地压下、挑起,一个紧密平整的圆形底部雏形迅速在他掌心显现。

    阿璃等人看得目不转睛。劈砍、刮削、烘烤、编织。

    “底部稳,方可‘立身’。将经篾向上弯折,”凌渊将底部的长篾条小心地竖起,这需要篾条本身足够的柔韧性,也考验着手劲的巧力,“用新篾沿圈缠绕勒紧,此为‘打箍’。”他手指有力而稳定地缠绕、勒紧,篾条间的结合处被压得严丝合缝,发出轻微的“吱呀”声。“高度渐起,便需‘编帮’。技法同起底,挑压之间,需注意收束,使其口沿渐收,器物方能立得稳,装得多。”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原始的工具和材料在他手中焕发出惊人的效用。线条跳跃、交织、勒紧。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一个口圆底平、结构紧密结实的背篓便已成型,青翠的篾条纹理清晰,散发着草木清香和淡淡的烟火气。

    “成了,族长”松果忍不住雀跃。巧手婶看着那背篓,眼中充满了叹服和强烈的学习欲望。

    阿璃拿起背篓,入手比想象中轻盈,却异常牢固。篾条编织紧密,间隙均匀。“渊,这就是‘背篓’,背上它,双手就腾出来了”她试着背上肩,大小刚好,坚韧的篾条贴合后背,毫不累赘。

    “正是”凌渊眼中带着肯定,“此物可背可提,容量大,通风透气,采菌摘果、拾取块茎,最适合用。”他又拿起细软些的篾条,手指翻飞。“编‘篮’亦是此理,更浅,提手处需用多股篾条绞缠加固。”很快,一个精巧的提手篮子成型,提手粗壮结实。

    “还有这‘晒匾’,”凌渊指着地上一个用宽厚篾片快速编成的浅口大平盘,“晾晒菌子、浆果,摊开受风,事半功倍。”

    看着眼前这些由最原始工艺制成的实用器物,阿璃连日来的忧虑被巨大的惊喜和踏实感取代。“渊,有了这些,采菌晒菌,我们定能多存下许多,这节节树的学问,真是部族的及时雨”

    “光看不练不成”凌渊将工具和篾条分给众人,“巧手婶,你经验老道,指点篾条处理与烘烤火候。松果,你手巧,试试编个小篮。阿璃,你跟我学编背篓,这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