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9章(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琉璃灯不知何时被搁下,恰好放在舆图上江州的位置,静静散发着昏黄光辉。灯影照亮了整个江左,惟有北边的中原地区幽暗一片。
“……看懂了,”赢秀道:“修大运河,确实功在千秋,便利江左水运。”
说完这句话,少年刺客抬眸直视着士族门客,清澈眸光比剑光明亮。
“修大运河可以,累死百姓是不对的。”赢秀的声音很轻,却有很有力量,像是在对抗什么。
千秋伟业,起于微末。
谢舟已经猜到了事情的原委,对此不置可否,漆黑冰冷的眸瞳平静淡漠,温声道:“那你打算怎么做?”
赢秀长睫轻轻颤动,“主持督工的是鉴心,我和他说一说。”
鉴心,王守真的小字。
他这样语气自然地唤王守真的小字,谢舟眸色变得有些危险。
他差点忘了,赢秀是王守真的家臣,自然事事以王守真为重。
将近酉时,麓山中天色已经黑透了,赢秀还是向谢舟告辞,急匆匆地走出谢氏庭院,一直走进黑暗里。
谢舟本想让人送他回去,赢秀走得着急,他竟然没有说话的机会。
凭阑望去,四下皆是黑阗阗的无边墨色,惟有小径上枝摇影动,是着黑衣的少年在疾步往回走。
那日别驾夜宴,赢秀分明不善言辞,却主动站起来为王守真说话,他们之间的感情,全然不是寻常的主仆之情。
用赢秀的话来说,他们是挚友。
昭肃帝走进?门内,地上铺开的巨大舆图维持着原来的样子,那道随手划出来的红线像殷红的长剑,位于红剑中心的琉璃灯明明灭灭。
楼台外风吹雨打,烛火始终不熄。
“嚓??”
琅琊王氏的私邸中,年迈的僮客反复点亮廊下烛火,一盏盏地往里添油,多了倒,少了添。
屋里纱窗上倒映着两道人影,有个少年儒生夤夜来访,长公子亲自接待。
屋内,王守真看了赢秀许久,面露无奈,好似妥协般道:“好了,某和那些大户说一声,将营户白丁的俸禄上调,一日只做四个时辰,从寅时到未时,再将运枋木的五人改成七人。”他问道:“这样如何?可还有什么不妥之处?”
问完这句话,王守真沉默下来,不动声色地借着烛光观察赢秀的反应。
区区一个庶民而已,为何赢秀的反应这么大?
再想到赢秀永宁八年才下山出世,此前一直待在山中,难不成他从前在山中认识那个殁了的白丁?不然解释不通赢秀为何如此在意。
“还不够,”赢秀道:“还要为瘐望置办丧仪,添置家产,安置好他的妻儿。”
瘐望是谁?
王守真是聪明人,转念便明白瘐望是那个庶民的名字,他想了想,毫不犹豫地点了头:“好。”
得到预想中的答复,赢秀一肚子郁气瞬间散了,举起耳杯噙了一口清茶。
入口生甘,极其熟悉的的味道,是当年他在广陵时最爱喝的绿杨春。
一春生万叶,一叶知新春。
“这又不是什么要紧的事,”王守真清隽端方的脸上笑容温和,温声唤他的小字:“扶危,以后有什么事直接和我说,我能办的,尽量都给你办了。”
世人皆说琅琊王氏的长公子明公正道,温润而泽,赢秀与他相处四年,才知道什么叫所言不虚。
夜色茫茫,少年走了。
王守真送他出门,慢慢走回去,转头看见方才在廊下不断点灯添油的老僮客。
士族出身的贵公子停下脚步,望着苍老的僮客,叹了一口气,“您既然效忠我父亲,我派人送您回广陵吧。”
至于回去后会发生什么,与他何干。
老僮客手中的灯油骤然跌落在地上,他跪在地上求饶:“长公子,是江州别驾要我盯着赢公子的,他说,主公说了,长公子身边不能有不听话的奴才。”
王守真缓缓蹙眉:“王誉竟然连某的事都插手?”
……
七日后。
瘐望的丧仪在涧下坊举行,因着这场丧事,泥泞的小路连夜铺了白石砖,黑水坑也填了,整座涧下坊焕然一新。
挂满经幡的草庐内,一身道袍的方士正在敲钵诵经,念念有词,要渡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