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新的萝卜(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却让孙雅莉瞬间明白了主管的意思。

    “您是说……既然捧非遗捧不起,就干脆踩非遗?”

    “不是我说,而是公司的意见。”Ice双手交叉,拄在桌子上:“我们的根基是什么?是流量。那么为了获得这份流量,就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不顾一切的魄力。

    赵娟为什么能成功?是因为她自行车骑得好么?不,是因为她腿够长,漏的够多。林可为什么能崛起,是因为她有什么专业素养么?不,是因为她豁得出去,她什么都不在乎。

    现在再想想,你差在哪?

    困在自己舒适的井里去看外面的天空,是永远无法起飞的。现在所有人都可以嘲笑她们手段卑劣,但是当她们站在山顶俯视一切的时候,她们只会收获喝彩。”

    计划书里有很多很多证据。

    做傩戏非遗的,数据最好的不是说这东西有多么艺术高雅,而是在“本视频全为虚构,请勿模仿”的标签之下,怪力乱神之语。

    做苏绣非遗的,最被关注的不是这一针一线有多少千年文化底蕴,而是镜头转过非遗传承人的皱纹,说这中国最顶级奢侈品的制造者,固执的吃过多少苦和累,埋藏多少绣女的血和汗。

    这就是破茧非遗赛道的现状。

    “你那什么麦秆艺术,如果真有那么多人喜欢,早就不会成为遗产,差点消失。正是因为它门槛又高,受众又少,才会走到如今的地步。”

    内容部给出的全新计划,孙雅莉仍然是麦雕技艺的传承人,但她会在接下来的视频里展现出传承这技艺有多么艰难,又有多么无用。展现同样的效果只需要一个3D打印就可以精美十倍。

    她会一边伟光正的说着一定要将这份铭刻在血脉中的高雅艺术传承下去,一边让观众深刻认识到这些所谓的“艺术”早已脱离时代轨迹,干这些过时的事是不会赚钱的。

    对农耕文明的敬畏?你怎么不回去农村种地?

    于细微处见匠心的文化脉络?那义务九块九包邮的小摆件不比这强多了?

    平凡中见伟大的文化密码?多少钱一斤啊费这么大功夫?

    “既然走不通传承这条路,不如就让网友对你手里的技术彻底祛魅,站在理性的制高点去批判,这样就会有争议,有争议,才会有流量。”

    孙雅莉低下头。

    她是真的很喜欢麦雕。但主管说的也是真,这玩意真的赚不到钱。

    辛辛苦苦做了一下午,拿去夜市,三块钱一个都卖不出。

    Ice加重了语气:“孙雅莉,面对赵娟和林可,你真的服气么?你比她们有文化,有艺术涵养,有真正的手艺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但你现在的流量连她的零头都够不上。

    而今天,你听公司的安排,把你手工制作的麦雕作品直接挂进橱窗,标价998,一分钱都不降。自然会有人来攻击你价格太高,自然会有人拿出电商平台二十块钱的物件来和你对比。

    你只需要继续勤勤恳恳做你的艺术品,继续哭惨哭穷说你做了多少小时用了多少道工序,怎么顶着烈日选当年新收的、饱满无虫蛀的麦子,你且看流量如何。”

    听起来确实不是很难,而且好像自己也没有做什么的样子。

    孙雅莉终究还是接过那份计划书:“我明白了,主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