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亲临前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人都认为地中海是意大利最核心的利益所在,他称地中海是“我们的海。”

    可是,谁都知道英国是现在的地中海霸主,这就和意大利产生了根本的利益冲突。

    意大利也不大可能重视欧洲大陆上的扩张,毕竟有阿尔卑斯山存在,天然就决定了意大利对于非地中海沿岸的欧洲领土不会太感兴趣。

    施瓦格说道:“意大利如果想成为世界大国,就必然要在地中海扩张,而地中海实际的既得利益者是英国。”

    “所以,在欧洲主要大国中,反而是德国和意大利的矛盾最小,不过,现在两国关系也到了受到考验的重要时期。”

    “如果,德国拒绝意大利收复威尼斯,东伦巴第等土地,德国就可能被意大利视作敌人。”

    “反之,德国如果放弃这些原奥匈帝国的利益所在,却未必甘心,这可能也是德国为什么会绕开这一地区的主要原因。”

    “不过,现在意大利反而得到了英法两国的支持,只不过,意大利在威尼斯的军事进展依旧很不理想。”

    “意大利现在虽然也有列强的实力,但是在列强中也排在末流,它的军事工业和奥匈帝国相比差的太多,武器装备都不占据优势。”

    “尤其是奥匈帝国现在还占据地理优势,且军队作战经验更丰富的情况下。”

    “如果,意大利不能在奥匈帝国内部叛乱被德国镇压前,拿下威尼斯,意大利就会变得很被动。”

    奥匈帝国军队能对意大利形成压制,完全不出乎意料,从奥匈帝国成立到现在,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奥匈帝国就要打仗,比德国都要频繁。

    所以,奥匈帝国军队的军事素养能够维持在一定的水准。

    现在,奥匈帝国还是防守方,占据高地,拥有坚固的防御工事,这就让意大利想短时间里击溃其西南驻军,成为不可能。

    而现在威尼斯奥匈帝国军队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武器弹药的供应。

    随着,威尼斯奥匈帝国军队和波西米亚工业区和维也纳的联系被工党切断,现在奥匈帝国在意大利前线的的弹药,严重依赖库存。

    所以,如果排除奥匈帝国内部的局势变化,意大利单独对付威尼斯守军,只要付出代价,就一定可以拿下这一地区,可问题就在于意大利不想拖那么久。

    ……

    1934年9月30日。

    在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军队在威尼斯激烈交战的时候,坐镇后方的贝尼托终于按耐不住。

    这位意大利的独裁者,冒着危险,亲临一线,对意大利将领进行了训话。

    “就在前些日子,德国人拿下了布拉格,反观我们,帝国精心筹备的军队,现在居然被奥匈帝国的一股残军,拖住在布伦塔河一线,寸步难行。”

    “这就是你们在战前,向我保证的么,一个月内拿下威尼斯城!结果我们现在连威尼斯的影子都看不到。”

    面对贝尼托的斥责,意大利将军赫斯特低着头解释说:“首相阁下,不是我们不想打破奥匈帝国的防线,但这需要时间。”

    “奥匈帝国经营的这条防线,本身就花了几十年时间,所以,我军被暂时拖住,这并不奇怪。”

    “更别说奥匈帝国前期的火力,比我们要强很多,现在,虽然所有下降,借助地形优势,也还是给我们造成很大的麻烦。”

    “如果盲目进攻,只追求进度,那我们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伤亡。”

    对于赫斯特的解释,贝尼托完全不同意,他说道:“我不是来听你们解释的,我只要看到战线的变动。”

    “如果等到德国人稳定了奥匈帝国的局势,到时候,我们就会陷入被动,意大利就有可能失去永远拿回威尼斯的机会。”

    “我们就都会变成意大利的历史罪人,所以,现在开始,哪怕付出一些巨大代价,我们也必须收复所有的失地,这关系到意大利的未来,也是我们意大利能否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的关键和基础。”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最多再给你们一个月时间,军队必须越过布伦塔河,并且拿下威尼斯城,三个月内彻底收复的里雅斯特。”

    在贝尼托看来,包括的里雅斯特在内的土地,都是原意大利领土,当然,的里雅斯特作为奥匈帝国最大的海港,如果能收入囊中,对于意大利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但是,现在意大利连威尼斯城都跨不过去,这就让贝尼托感到十分不满了,他不得不亲临前线督战,同时鼓舞士气。

    赫斯特说道:“首相阁下,我们一定按照你的指示,接下来全力以赴,不过我们也需要提一个要求。”

    对于赫斯特的讨价还价,贝尼托虽然不满意,但还是说道:“说说看!”

    赫斯特回复道:“我们需要更多的火炮还有炮弹,最好重型火炮更多一些,毕竟布伦塔河防线,敌人修建的军事要塞,以及堡垒群十分坚固。”

    “我们做不到用士兵的血肉之躯,直面奥匈帝国的机枪和火炮,那样也没有任何意义。”

    虽然意大利军队数量更多,但因为意大利工业本身不发达,所以,军队武器弹药供应一直存在问题。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在贝尼托之前,意大利本身就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撒丁王国虽然有心发展军队,却受制于财政,而教宗国和那不勒斯,在军事上的发展呈现消极态度。

    毕竟这两个国家,本身就是上个世纪,意奥战争后,奥匈帝国扶持的傀儡,所以,在国防发展上受到奥匈帝国的限制。

    一直到贝尼托将三个国家统一后,意大利才具备了发展完整国防工业体系的条件,可这个时候,意大利已经和世界列强脱节了太久。

    很多武器研发和制造,都要从头再来,另起炉灶,意大利显然无法和拥有斯柯达兵工厂等众多优秀军工企业的奥匈帝国相提并论。

    意大利军工业需要时间发展,但是,现在威尼斯战役等到不到那个时候。

    贝尼托皱着眉头,沉思了片刻后说道:“我会尽快从国外采购一批重型火炮运抵前线,解决火力上的问题,不过,等武器到位后,希望你们不要再找失败的借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