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螭陛观兵,沧浪濯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辰时三刻,朝阳门城楼。

    初夏的晨光已颇有热力,泼洒在城楼下辽阔的校场上。

    旌旗招展,甲胄如林,刀枪的锋芒在日光下汇成一片刺目的寒光之海。

    京营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的精锐,按方阵列队,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军阵之前,数十员顶盔贯甲的将佐按辔而立,目光齐刷刷聚焦于城楼最高处那抹小小的明黄。

    城楼之上,朱祁镇凭栏而立。

    他身上那件轻纱罩甲在阳光下近乎透明,内里的月白素罗袍更显清爽。

    玉簪缨翼善冠下,一张小脸绷得紧紧的,努力维持着军前天子的威仪。

    晨风吹拂,带来校场上浓烈的皮革、铁锈和汗水的混合气息,也吹动了他额前几缕细软的鬓发。

    陈安侍立在他侧后方半步,目光敏锐地捕捉着皇帝衣袍的每一丝飘动和脚下城砖的接缝,确保万无一失。

    王振则紧贴另一侧,他那身厚重的绯红织金蟒袍在光线下愈发刺眼夺目,仿佛一团燃烧的火焰。

    他微微躬身上前一步,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色,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朱祁镇耳中:

    “主子您瞧。”

    王振的手指向下方如林的军阵,语气带着刻意的引导与邀功般的兴奋。

    “这便是咱大明京营的虎贲之师!铁甲映日,刀枪如林,军容何其壮盛!奴才想着,主子日日经筵进学,圣心劳顿,也该出来透透气,看看咱大明的筋骨气血,方不负这江山万里!”

    朱祁镇小嘴微张,配合地露出惊叹的表情,小手扶着冰冷的垛口,身体微微前倾。

    “王先生说的是!朕在宫里,只听先生们讲文治武功,今日得见真章,果然……果然雄壮!”

    朱祁镇努力让自己童音里充满兴奋,但内心此时确是一片冰封的警惕与翻腾的杀意。

    朝阳门?京营?阅兵?

    历史的车轮终究碾到了这里!

    王振你这老王八蛋,果然开始将手伸向军权了!

    这“透气”之说,不过是你染指兵柄的遮羞布而已!

    就在朱祁镇内心杀意渐浓之际,他敏锐的捕捉到了城楼之上的另一重氛围。

    原来除了明处按刀侍立的袁彬等御前侍卫,在廊柱的阴影里、通道的入口处,还无声地伫立着另一批人。

    他们身着玄色或暗青色的贴里,外罩象征身份的飞鱼服,腰悬狭长的绣春刀,眼神锐利如鹰隼。

    这便是拱卫圣驾暗处、监控全局的锦衣卫缇骑。

    在这群缇骑的最前方,一个身材精干、约莫四十岁上下的男子格外引人注目。

    他面色阴沉如铁,薄唇抿成直线,不像其他人般关注城下军阵。

    那双细长的眼睛如同夜枭,带着毫不掩饰的戒备,缓慢地扫过城楼上每一位勋贵重臣。

    正当朱祁镇疑惑此人是谁之时,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自身后传来,并伴随着甲叶轻微而规律的摩擦声。

    “臣,张辅,参见陛下。”

    来人声音苍老却依旧洪亮,带着久经沙场的沉浑底气。

    朱祁镇闻声回头。

    只见一位身着紫色麒麟服、腰缠玉带的老者,在两名魁梧如铁塔般的亲卫随扈下,正躬身行礼。

    老者年约六旬,须发皆白,面庞刻满风霜沟壑,然身躯依旧挺拔如松,不见丝毫佝偻。

    尤其那双看似浑浊的眼眸,开阖间精光内蕴,自有一股千军辟易的凛然威仪。

    轰!

    刹那间,仿佛一道无声的惊雷在他灵魂深处炸开!

    张辅!

    英国公张辅!

    他的名字仿若带着史书的尘埃与滚烫血气,瞬间塞满了朱祁镇的脑海!

    四朝元老,执掌中军都督府,乃是现在大明军中真正的定海神针!

    同时也是权宦王振少数不敢轻易招惹的勋贵之首!

    是他!

    真的是他!

    靖难之役的先锋大将!

    五征漠北的擎天玉柱!

    史书中那个在瓦剌铁蹄下力战至死的悲情英雄!

    朱祁镇感觉自己的心脏在小小的胸腔里猛烈地撞击着肋骨。

    一股混杂着历史亲历者的震撼、对英雄迟暮的悲悯、如同狂潮般瞬间将他淹没!

    以至于他小小的身体都似乎僵住了,维持着回头的姿势,一时竟忘了言语。

    张辅抬头,目光落在发呆小皇帝身上。

    他的眼神同样复杂难言:有对故主宣宗英年早逝的追念,有对眼前这粉雕玉琢幼主未来的期许,更有一丝深沉的忧虑,如同阴云笼罩。

    陛下……太年幼了,这江山重担……?

    但这波动的情绪只是一闪即逝,旋即被他压化为纯粹的恭谨。

    他行至御前数步,再次抱拳躬身,声音洪亮而沉稳,带着金铁交鸣般的质感:“老臣张辅,参见陛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