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册立皇太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成化六年六月,阳光灿烂,气候宜人。

    这一天,皇宫内外,弥漫着庄重而神圣的气氛,所有的宫廷仪式都围绕着同一件大事:皇长子朱佑极的册封。

    这一刻,所有的朝臣、百官、文武将士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座雕花金殿,心中都在为大明的未来谱写一段历史篇章。

    虽然有过无数次的朝堂变动,盛世的繁华依旧未曾消逝,但这一刻却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在这场盛大的仪式上,不仅是皇长子朱佑极的正式册封,更是一次关于权力、家族与未来的巨大象征。

    而这背后,则是徐家的无上荣耀,几乎整个朝廷的重心都在这一家族的支撑下旋转。

    清晨,皇宫内外的旗帜已经高高竖起,象征着太子册封的巨幅红布悬挂在宫墙上。

    无论是皇宫的殿堂还是大街小巷,气氛都显得异常庄重。

    来自四面八方的官员,贵族,甚至是远道而来的地方官员,早已排好队,列阵在奉天门外,准备迎接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成化帝朱见深早早便起床,身着龙袍,神色庄重。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今天却成为了父亲,也即将迎来父亲职责中的最大挑战之。

    为自己的儿子、继承大明江山的未来,正式册封太子。

    在殿前,徐家的一众重要人物早已列队等待,几乎所有与大明权力相关的名字都汇聚在这一刻。

    越王徐闻、武成郡王徐华、内阁首辅徐谦、太子太保徐林等一众徐家重要人物,站在了殿前,身着盛装,低声交谈,气氛庄严中带着一丝微妙的紧张。

    这一切显然并非偶然。

    因为不仅是皇帝自己的儿子在这里被册封,更多的意义在于,背后站着的,是徐家几百年来的权力积淀和徐家人的盛大荣光。

    而当这一切的聚焦点落在徐家头上,众多朝臣心中自然清楚:

    尽管大明朝的历史上有过很多权臣,但徐家如今的权势,堪称空前,任何一位来者,都无法与之比肩。

    成化帝亲自主持册封大典时,随着一声“礼部奏上”的命令,殿内所有的百官齐齐跪地,朝堂之上气氛凝重。

    朱见深一身帝王气度,站立中央,静静地望着跪拜的群臣,心中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坚定与安宁。

    他环视四周,低头对太监挥手示意,随即低沉的声音传出:“宣旨。”

    太监立即站定,展开手中的金纸,朗声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帝陟罚臧否,得失之间,均秉天命,务安国家,谋兴治之道,为大明江山延续万世,赐予朕独子,皇长子朱佑极,册封为太子,命此命令在京城、外疆各府、各州县发布,普天之下.......”

    太子朱佑极,年仅几月,仍在奶妈的怀抱中安稳睡着,并不知自己的地位在此瞬间一跃成为帝国二号人物。

    这个年幼的孩子,是整个大明江山未来的希望,而这份责任的重担,也将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压在他尚幼的肩膀上。

    但对于在场的所有徐家人来说,这一刻的意义远不止于这位孩子的封号,更多的是对于徐家这一支家族的肯定与荣耀。

    看着成化帝手持玉玺,徐家父子、叔伯们相继跪拜,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朱佑极不仅仅是未来的皇帝,更是徐家整个家族的承载者。

    他将成为这一切权力、财富、责任的继续者。

    而徐家,这个家族的名字,势必将永载史册,成为朝廷之中最为闪耀的一颗星。

    与此同时,成化帝颁布的奖赏也正式进入了历史的长河,正式封爵了徐冉的父亲徐阳为“外戚侯爵”。

    而随后的众多权臣,也纷纷得到了自己应有的荣誉和封号,所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