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足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郭家店的土地庙,是目前唯一和凶手直接相关,且涉案尸体没有消失的地方。

    之前找到的头发和指纹,只是周潇筱身上的证据。

    土地庙里,很可能还遗留有其它更隐秘的线索。

    沈庭立刻联系物证鉴定办公室,让他们多花心思,在土地庙收集到的物证,全都要认真鉴定。

    不过,非常凑巧,沈庭刚说完指示,接电话的鉴定员就连忙道:

    “咦,沈组长,你怎么知道,我们会在土地庙收集的样本里有发现?”

    还真有发现?

    沈庭惊讶道:

    “具体什么情况,快说说。”

    “沈组长,是这样。

    就在刚刚,一名年轻鉴定员,在检查土地庙基座水泥块的时候,在夹层里发现了多个鞋印。

    现在初步判断,鞋印来自同一个人。”

    沈庭之前毕竟兑换过微量物证分析技能,水泥夹层里的残留脚印,他自然知道鉴定原理。

    当工人午饭后或隔天施工时,浇筑的上下两层水泥,不会彻底粘合。

    因为不同批次水泥的凝固收缩率,有差异,相互之间会形成天然的分离面。

    因此,如果下层水泥上遗留有手印或脚印,覆盖上层水泥后,不但不是破坏,反而是对证据的保护。

    物证鉴定员可以先通过X光成像,或者计算机断层扫描,“透视”水泥,确认其中鞋印的位置、深度、形态等等。

    之后,使用小型精密工具,对上层水泥进行精准剔除。

    最后,自然是鞋印的提取和制模。

    据此获得的鞋印,在案件侦破中,通常拥有非常强的效力。

    不过……

    沈庭压下心底的激动,问道:

    “你们怎么能确定,水泥夹层里的鞋印是凶手的?

    而不是当时建造土地庙的村民们,遗留的?”

    “这个简单,一个是未干的水泥,工人通常不会踩。

    关键是,从鞋印特征来看,应该是水泥塑性阶段的末期,踩上去的。

    也就是浇筑后两三个小时,有了一定的硬度,但按压水泥会遗留轻微凹陷的阶段。

    如果工人一直在施工,上下两层的水泥,间隔时间不应该这么长。

    所以我们鉴定组推测,应该是晚上工人们停工休息,而凶手打开水泥层,挖坑埋尸的时候,不小心在边缘的塑性水泥上留下了鞋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