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我有大发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沈庭之前兑换破案技巧,基本都比较保守。

    确认不得不兑换,才会下决心。

    这次,他之所以这么快就下定决心,是因为这案子目前的小疑点,过于多了。

    矿山厂区的那名死者,是谁?

    kikO修复的监控里,王辅中去始重镇见的是谁?

    还有土地庙水泥夹层里,找到的鞋印是谁的?

    这些人之间,有没有关系,或者有没有重叠?

    这些细节,对于案情的判断,都很重要。

    沈庭现在迫切需要,对已有的案情,进行整合,从中寻找突破口。

    他思考后,觉得足迹分析学,能够做到。

    因此毫不犹豫就兑换了!

    伴随系统提示音落下,足迹鉴定的大量知识,如潮水般涌入沈庭的脑海。

    足迹鉴定,包括了犯罪现场穿鞋脚印、穿袜脚印,以及赤足印等,各种足迹的鉴定。

    足迹鉴定的基础是,每个人的足迹,具有特异性和稳定性。

    特异性是指,每个人足部的骨骼、肌肉、脂肪的分布,平时的行走习惯,以及鞋袜的磨损特征,都是不相同的。

    而稳定性指的是,成年人的足部结构,以及行走习惯,相对稳定。

    没有特殊情况,不会在短期发生巨大变化。

    这二者,为足迹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实践中,犯罪现场的足迹,能提供静态、动态,两方面的线索。

    静态特征指的是,足部的脚型、指纹、畸形等,或者鞋码、鞋底磨损特点等等细节。

    动态特征,指的是凶手行走时的步幅、步态特征等等。

    这些信息,对于凶手身份的确认,全都至关重要。

    沈庭很快吸收了相关知识,他紧跟着露出惊色。

    因为在脑海里,初步比对已经掌握的信息,他发现:

    土地庙水泥脚印,和始重镇监控里,多次和王辅中碰面的那人,步态特征是吻合的。

    二者应该是一个人!

    “有意思!

    这人应该是王辅中的合作者。

    可能是他,杀死了周潇筱?

    估计也是这人,杀死了王辅中,并将他带到矿洞附近焚尸,抛尸矿坑。”

    杀王辅中,自然是为了独吞卖稀土的收益。

    而杀周潇筱,大概率是因为周潇筱知道王辅中卖稀土的行为。

    如果只杀死王辅中,她事后报警调查,很容易就查到稀土买卖上来。

    因此,凶手将二人全部杀死。

    他可能使用了AI或音频剪辑,伪造了二人的声音,误导二人的家人和警方,他们被诈骗去缅甸。

    “那之前推测的可能之一——

    土地庙的鞋印,是无关人员偶然留下的,就可以排除了。

    但这人,又和祁生智的足迹,匹配不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