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2章 盛世悖论,科教兴国(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是什么大问题,选拔人才的机制是全新的,人才大量涌出,总会出现如张居正等这样的能臣干吏。

    后继者只要不自己作死,那就不可能出大乱子。

    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皇帝能继续在位三四十年的基础之上,能将现有的制度和科教兴国的策略彻底的实施下去。

    深度执行四十年后,已经与各行各业深度的绑定,牵一发而动全身,哪怕是后继之君想要改上一改,都几乎不可能。

    到那个时候,哪怕是后继之君能力平庸一些,只要他还想当皇帝,就不可能自己作死的。

    科教兴国的国策能不能完全走出盛世悖论的历史规律他不清楚,但他能肯定一定会缓解、延迟或改变衰落的模式。

    而且即便是改朝换代,华夏依旧能快速屹立在世界之巅,这就足够了。

    如果崇祯知道袁可立现在的想法,他一定会告诉他衰落是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的系统故障。

    科教兴国的道路只能是建立在现代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和公民社会之上的产物。

    所以他从登基之时便已经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或许现在还不完善,但他还有数十年的时间来调整。

    “袁爱卿,第二件事儿!”

    崇祯手指无意识的敲打着扶手:“郑芝龙远征海外立下如此大功,总不能一道圣旨嘉奖就这么算了吧!”

    袁可立眉头跳了一下,立刻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郑芝龙已经是军机大臣了,在军方权力方面可谓是大明绝对的前五,抛开忠贞侯秦良玉和英国公张维贤外,也唯有洪承畴的战功能与之匹敌。

    “陛下的意思是要封爵?”

    说完后思索了几息后再次出声道:“崇祯二年,大明虽然日子稍微好过一些了,北部有建奴、草原诸部,西南安奢未平,东南沿海倭寇袭扰,西北又开始大旱,

    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是动荡更加严重。

    以他掌控的七百艘商船和对东西洋的熟悉程度,以及他在福建沿海的威望,朝廷还真不好直接找他麻烦的。

    在这个时候愿意接受朝廷的招安,除了担心朝廷对他们下狠手外,估摸着也存着几分报效国家的心思在。

    招安之后肃清十八芝海盗,东征扶桑中覆灭西班牙和荷兰两支支援扶桑舰队,为大军的安全横渡争取了最大的保障,

    在西班牙和中南半岛九大势力进犯大明时更是一句全歼了他们的水师联军,隔绝了消息,活捉了安南国主郑梉。

    随商队进驻东非,清理西班牙等国在东非的兵力,与诸国谈判,获得诸多利国的好处,刚回来又远征海外,超额完成了我们的计划,

    虽然从五虎游击将军一路晋升到如今的军机大臣、大明海军总督,但相对他的军功,赏赐就差了点。

    如今远征海外的计划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马六甲两侧也已经归附,吕宋婆罗洲那边即便是真要打也用不到他出手,

    等他从欧洲回来海外敌人也不算多了,积累战功的机会就少太多太多,这个时候封爵倒是可以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