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坑,心肝儿,夜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梁以桉的亲信李素带人快马加鞭,在郑青云几人和观越汇合后没多久就到了石川城。

    观越他们坐的船走得快,路上也没有因为有人晕船而停留,就只比郑青云他们慢了半天。

    李素正愁石川城这么大要去哪找人的时候,就见观越带着人在外面鬼鬼祟祟。

    他大步上前,一把薅住人的衣领,惹得对方下意识的转身出手,却在看清人脸的下一秒收了回去。

    “李侍卫?你怎么在这里?”观越问。

    李素拉着人臂膀:“先不说这些,你家二公子也在这吗?”

    观越有些莫名其妙:“在啊,我不是一直跟着我家公子吗?”

    李素松了口气:“那就行,快带我去见他,殿下让我等来找你们。”

    观越一听是太子殿下的事情,连忙带着他们去了客栈。

    郑青云几人本来准备收拾一下第二天出发,却见观越带着李素进来了。

    李素说明来意,末道:“太子殿下派我等来接应你们,确保你们的安全,若准备妥当,即刻就可动身出发。”

    蔺誉:“多谢太子好意,只是青云如今身体虚弱,若是骑马怕受不了颠簸,若是马车的话,怕是要多等几日。”

    李素忙道:“无碍,慢点也无妨,到了石川城,太子殿下再派人护送你们回长州,如今长州疫病尚未得到控制,公子回去怕是也无法安心养病。”

    郑青云扯了一下蔺誉的衣袖,对李素笑了笑,说道:“那就麻烦了,待我们收拾好就可以出发了。”

    李素连忙退出去,郑知黎倚靠在桌子旁,说道:“长州、石川和中庆都出现了疫病,哪里都不安全,还不如去寻太子殿下,待疫病之事了结再回祖宅。”

    蔺誉也明白,但他就是担心郑青云的身体,郑青云握住他的指尖,捏了一下:“放心,我感觉还好,我不会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的,放心。”

    蔺誉深吸一口气,对郑知黎说:“二哥,我和青云说两句好可以吗?”

    郑知黎点点头,出去的时候带上了门。

    蔺誉等门关好后,转过身来,对郑青云伸出了小拇指。

    郑青云心领神会:“拉钩。”

    蔺誉勾住他的小拇指,晃了两下:“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郑青云笑:“后面那句不说了?”

    蔺誉抿了抿唇:“郑青云答应蔺誉,永远以自己的身体健康为先,要是变了,他就是小狗。”

    郑青云被蔺誉一本正经的说出来有点搞笑的话逗笑了:“你多大了?”

    两个人的大拇指盖在一起。

    盖章。

    ??

    殿试对于郑晏章来说有些难度,但他的发挥在正常水平之上。

    至少平心而论,郑晏章觉得他尽力了。

    尽人事,听天命。

    剩下的就交给阅卷的大臣了。

    他回到家中,先回房中整理了一番自己,才去邓媛那里。

    大概五日后公布殿试排名。

    郑晏章不急。

    自从那天索娄跟犯病一样闯进郑府,被郑恒下了面子之后,他就再也没来过。

    像是回到从前一样,再无交集。

    郑晏章得了空,准备去问问郑恒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夜里。

    郑恒望着月亮深深叹了口气。

    坐在一旁的郑晏章没说话,郑恒第二日要上朝,郑晏章要读书,两人也没打算喝酒。

    不过在郑晏章看来,郑恒有点醉的感觉。

    “当年,索娄在肃州打的最后一场仗,败的很惨,他也差点没命回来。”郑恒缓缓说道。

    “然后呢?”郑晏章往茶壶中放入茶叶,再注入温度合适的水。

    “当时有人说他是故意战败,参了他几本,那场大战本该大胜,但当时的军粮里被人掺了七成的霉米,粮食不够,索娄带的先锋营被困,最后只活下来了二十八个人。”

    “后来这活下来的二十七个人成了索娄的死士,誓死跟随他。”郑恒手上青筋暴起,声音近乎嘶哑,“可谁承想,那军粮贪墨之事最后查明竟是他手下的人做的,他在先帝面前递出了罪臣名单,就像……就像那日,悔恨自己不查之罪一样,在先帝面前痛哭流涕。”

    郑晏章疑惑:“那为何他一直针对于爹你呢?”

    郑恒苦笑:“因为那次领兵本该是我,可知黎生了大病,你也应该有印象,当时没了办法,只好请旨回京,先帝准许后,索娄就顶上了,或许是因为这吧……”

    郑恒站起身,哀叹一声:“可上一辈的恩怨,他不该对你们动手。”

    郑晏章眸中闪过一丝冷意:“不论该不该,他还是下手了。”

    郑恒轻声道:“不是我不想对他下手,只是索娄与张贵妃关系匪浅,而且世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利益牵扯太多,牵一发而动全身啊。而且,我隐约感觉到,张贵妃身后,还有更大的人物。”

    郑晏章似有似无的点点头,郑恒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晏章,为父等着你和我一同站在朝堂上。”

    五日后。

    太和殿前,贡士齐站,传胪大典开始。

    第一个念到的不是状元,而是二甲第一,他要为所有同科之人唱名。

    “第一甲,第一名,郑晏章。”

    “第一甲,第一名,郑晏章。”

    “第一甲,第一名,郑晏章。”

    三遍唱完,郑晏章顿了几秒,迈开脚步出列。

    状元,天下读书人穷尽一生都想要夺得的桂冠,被他拿下了。

    他还有些恍惚。

    当时被污蔑舞弊的场景仿佛还在昨日,今日,他以状元之名为自己彻底洗脱冤屈,实至名归。

    这一年,他十七岁。

    唱名结束,郑晏章站在最前方,探花和榜眼稍后,带着新科进士向圣上行三跪九叩之礼。

    自此,新的一代步入朝堂。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