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15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李华轻咳一声:“看到大家这么热情有干劲,是好事儿啊!你们交的作品单位领导们都看了,为了验证大家的真实水平,那今天上午的第一项活动,就是现场刺绣考核。现在请大家领取手绷、丝绢和针线工具。请何师傅给大家发放一下。”

    大门打开,一个年近50女师傅带着徒弟们走了进来,她们的手里是一筐圆形手绷,一筐针线和图纸。

    每个人先领到了一样的圆形手绷、一块方形的丝绢和一张图纸,文莉君仔细看去,是一枝梅花。线描的遒劲的枝干,五朵梅花姿态各异。

    “只有白描图,色彩技法不限,工具自选,时间三小时,请大家开始吧!”李华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新人们站起来去翻找趁手的工具,白色画粉笔是最需要的,先找到一块用纸缠好放在手里。丝线的颜色很多,大多数人都挑了红色做花瓣、黄色做花蕊、棕色做树枝。刘卉别出心裁,选了黄色,看来是准备绣一枝蜡梅。

    文莉君的手拂过大红、玫红、水红,最后选择了白色、银色和绿色。她要绣一枝素雅的白梅。

    银色的针按照长短粗细插成一排。粗针绣得快但是粗糙,细针绣得慢,更考手艺。所以两端的针都没人选,中间的针都被挑光了。文莉君琢磨了下,没挑最细的,选了12号绣花针。

    新绣工们分好工具,绷好丝绢,在中心的位置蒙着图纸画上轮廓线,就开始劈线。

    蜀绣厂所用真丝线与工厂机制棉线不同,是本地的桑蚕丝线,由缫丝厂出品。

    蚕吐出的生丝极细极柔软,且极易断裂。本地产的丝线一支有24根线,每根线由两股揉捻而成,每一股又叫1绒。

    文莉君先用丝绢缠住受伤粗糙的手,搓搓手指、指甲,剔过毛刺,抹上蛤蜊油再用手绢擦干。

    然后用食指与拇指轻搓分开丝线,用小指指甲从中快速勾取半绒,挑出备用,剩余丝线保持规整以便下次使用。生丝极细易断,文莉君经验老道,手指用上巧劲,劈得又轻又快又均匀。

    文莉君、刘卉、张娟显然是个中高手,合作社部分高级丝线和蜀绣厂基本一致。三个人劈线的速度飞快,已经开始刺绣了。

    何东妹是蜀绣厂手艺最高超的老师傅之一,在各车间负责指导工作。她在竞赛场内巡视一圈,最后站在了文莉君身后。

    这次考核的不仅仅是刺绣手艺,还绣工的构图能力、绘画能力和配色能力。在大多数人选择绣上红梅腊梅的时候,只有文莉君另辟蹊径选择了白梅。在白色素绢上凸显白梅,那就是本事。

    张厂长和李华自然也站在了何东妹的身边,老师傅瞧得上的人,他们也想知道是何许人也。

    身后站着厂里三个重要干部,文莉君开始有些紧张。后来见她们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待着,渐渐地专注到手上的工作中去了。

    梅花圆润轻盈,一般会用上散套针刺绣花瓣,滚针刺绣花朵的脉络,打子针刺绣花蕊,齐针刺绣花下的蒂。一个颜色一个颜色铺开,记针、起针、落针、藏针,周而复始。

    三小时看起来很长,但对于绣工来说,绣完这幅梅花还有些紧张。中午时分,所有人陆续完成了工作,藏好最后的线头,交还了工具。

    中间不知何时摆上了条桌铺着桌布,绣好的梅花丝绢从手绷上拆下来摆成一排,十分好看。何东妹和张厂长、李主任转了一圈儿,时而点头时而摇头。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这是准备现场评选优劣吗?

    本来大家觉得自己已经是这行业的佼佼者,现在全都伸长了脖子,屏息凝神等待结果。

    何东妹挑出12张来交给李华:“这些可以摆进日用品展厅出售。”

    “定价呢?”李华征询何东妹的意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