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26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你不愿意多陪陪我。”

    程昭没想到太后会这么想,急忙解释:“母后,您误会了,儿臣在外漂泊多年,常为没能在您膝下尽孝感到自责,能多陪您儿臣求之不得。只是儿臣此番回京还有同伴,儿臣一进京就入宫了,担心同伴为儿臣忧心,才想着先出宫一趟与他们说明此事。”

    “原是如此,”太后似松了一口气,笑道,“昭儿不用担心,那里派人去通知一声就是,哪里用你亲自跑一趟。我听说江崇这次也随你一块进京了,有他在,又有什么值得担心的?”

    “母后说得是,是儿臣糊涂了。”程昭起身拜过,道,“儿臣想再去为父皇上几炷香,然后去拜见弟弟,便先告辞了,之后再来陪伴母后。”

    “去吧。”太后含笑看他出殿。

    没一会,侍女过来回禀程昭已经走远。太后收回笑意,道:“叫杨纾过来。”

    侍女领命退下,不多时,一着暗色劲装女子走进殿内,拱手行礼:“主子。”

    太后微微颔首,算是回应,问:“那名叫闻弦的书生最近如何?”

    闻弦半月前抵达京都,一入京,就带着一封信叩开了凌府大门。底下人来报他与程昭几人有关,信是江崇亲笔所书,太后便让人暗中跟着,不时汇报闻弦情况。

    杨纾道:“闻公子七日前又帮京郊百姓翻了次案,五日前受邀参加诗会,会上作诗三首,拿下诗会榜首。

    诗会后接到了来自吏部李大人,户部何大人,工部高大人的帖子,加上之前大理寺丁大人,御史叶大人,半月内收到朝中四品及四品以上大员帖子五封,不过闻公子全都回绝,进京以来从未接受过任何除诗会以外的邀约。”

    “嗯……派人去查查李、何、高三人都给何人递过帖子,出身如何,学问如何。”太后又补道,“再让人接着跟着闻弦,将他这几天情况事无巨细地都报上来。”

    “是,主子。”杨纾领命退下。

    出了太极宫后,杨纾找到传消息的人。

    宫外负责暗中跟着闻弦的人收到消息,不得不重新出门,来到闻弦暂住的房子,发现房门紧闭,他心中一阵绝望,四下张望之际竟刚好看见回家的闻弦。

    那人只觉今日运气不错,笑着和闻弦打了个招呼,然后拐回他现在的家??和闻弦住的地方在同一个巷子。

    掩上门后,他贴在门边认真盯着。

    一刻钟后,屋门打开,闻弦走出,又关上门,往街上去。那人等他走远才敢跟上去,一路大大方方,坦坦荡荡,遇上同一条巷子的邻居也会打个招呼。

    闻弦径直走出街,那人没继续跟着,而是进了街边一家茶楼,进门时正好与一书生擦肩而过。

    书生一身长袍,手拿折扇,边走边摇头晃脑,时不时背几句圣贤之言,到了平日吟诗作赋的河边,瞧见熟悉人影,惊喜唤道:“闻兄!”

    闻弦回望,见是孙书生,一揖,余光瞥见几位熟人歉疚道:“孙兄,那边有在下几位朋友,先失陪了。”

    孙书生回礼:“闻兄言重了,既有友人作陪,吾便不打扰了。”

    闻弦再一揖,快步朝桥边去。

    桥上的盛元冉看见他,率先和他打招呼,高兴道:“闻公子,竟然会在这里遇上你。”

    闻弦走到桥上,面上缀着一抹笑,不多不少,叫人看了如沐春风。他温声道:“盛姑娘,白姑娘,伏姑娘,还有江公子,竺公子,多日不见,不知诸位近况可好?”

    白榆:“一切都好,闻公子近日可还顺利?”

    “托几位的福,在下一切都好。”闻弦面色红润,神情轻松,他朝江崇一拜,谢道:“还是多亏了江公子那封亲笔信,凌大人对在下诸多照拂,刚进京时,在下还在凌府叨扰多几日。”

    刚进京住凌府,那现在呢?

    盛元冉注意到这点,问他:“闻公子,你在京中寻到住处了吗?”

    闻弦道:“科举因国丧推迟,朝廷便给我们这些外地学子安排了住所,每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