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山居二(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宁知序看她没什么反应,以为她没找见自己,又冲她唤了一声“蘅娘”。苏静蘅挺直腰板诧异地望过去。
她不明白他为什么看见竹子第一反应是给自己做个篾篓。
更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叫自己“蘅娘”。
其实宁知序也没想明白。
他只在年幼时来过此地两次,爹娘喜欢山水风光,闲暇时常到这里居住,却从来不逼着他一起常住。
他们说忆苦思甜未必是坏事但也未必是好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宁家家大业大,没必要让一个孩子跟着他们去田间吃苦。
所以他少时来此处,只是因为刚学读书,家中教书的夫子提了一句“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一直生长在宁家大院的他哪见过什么叫“青霭”什么叫“飞泉”,对此心中十分好奇,向爹娘提了这事之后,他们立刻携他到山间来看所谓的“竹”、“霭”、“泉”、“峰”。
住在这里几日,爹娘日日背着他去山后那片小竹林闲逛。
山竹翠绿,三人成行,娘诵诗,爹解意,什么“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碧林青旧竹,绿沼翠新苔”,凡入眼入耳者更入心,到今日他依旧记得那时的情景。
竹子是雅俗能赏的好东西,从不嫌贫爱富,他现在不是宁家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自然是没那个赏竹的闲心。
初来此处学竹的心境不在,他满脑子只想以笋充庖,以竹为用。
至于为何偏要给苏静蘅编个背篓??没什么特别的原因,他总不能见了苏静蘅,大喊:“这边有好多竹子,我砍两根回来给你编个竹匾!”
竹匾有机会是要做的,可说出来一点都不含蓄,还是背篓好,听着便精致小巧,也很实用,能随身带着。
给她做一个她一定喜欢。
而“蘅娘”这个称呼,也是临了脱口而出,下意识叫出来的。
但所有的下意识都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叫她“苏姑娘”显得太生疏,让人浑身不自在,笨拙如宁知序,平日在宁府后院见不到什么姑娘家,唯有年少时常听父亲以“婉娘”唤母亲,亲近又不显僭越,他学着这么叫,想必是合礼的。
苏静蘅站在屋后,看着他从旁边小路往屋前去,原地思忖片刻之后拄着拐绕到屋前迎他。
宁知序笑得十分刻意,见她没什么太大的反应,才放松下来,对她说:“山后有一片竹林,我想着去看看能不能挖点笋回来,到那一看竹子长得不错,又忽然想起来我们这边缺些日常用具??洛城那边只送了些吃的和衣物过来,其余还是要我们自己解决,这几年我在后院跟着院里的几个老仆学了不少东西,恰好会点竹编手艺,我给你编个背篓怎么样?或者做个提盒,日后你要是走了,装东西也方便一些。”
他这是在没话找话说,苏静蘅听出来了。
她沉默地凝视他拖来的竹子,然后看他解开背上的布包,从里面倒出几头春笋,眼睛这才开始发光。
宁知序见状,看看竹子又看看笋,明白还是食物对她的吸引力更大一些。
他甚是无奈,苏静蘅蹲在地上一手抓一个笋,仰起脸对他说:“所以我们中午吃笋?”
天上阳光不算太强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