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低烧三(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苏静蘅照着她听到的调子哼给宁知序听。他没想到她竟然能记得那么清楚,一个字不差将他昨夜唱的曲子都唱了出来。
宁知序说:“没听过。你记性真好,梦里的事情醒来还能记得这么清楚。”
“当然。”
苏静蘅双手捧着下巴,胳膊肘抵在膝盖上,歪头看他。
“你盯着我看做什么?”
宁知序用力捶打衣服,看她笑得灿烂,觉得浑身不舒服。
他总觉得这笑容里有另一层意思,湖面风轻轻吹,他赶紧说:“你快回去,不要再吹风了,锅里的热着的饭吃了吗?还有一副药待会熬给你喝。”
“啊……”
说到药苏静蘅面露难色。
那东西是人喝的吗?她的舌头真受不住。
“我想听你唱歌。”
她耍赖皮道。
“唱什么歌?”
“就我刚才唱的那首。”
“我不会。”
“我可以教你。”
“为什么一定要我唱。”
“因为我梦里好像也听见你唱了。”
“不是你娘唱的吗?”
“你们都唱了。”
宁知序说:“我不会。”
“我可以教你,我唱了我就喝药。”
“……”
宁知序跟她谈判,“你喝完我再唱。”
“成交!”苏静蘅说,“那你快些,我先去吃饭了,待会熬药,早点吃完你早点唱给我听。”
宁知序:“……”
一首歌而已,为什么这么兴奋……
他将衣服洗完,趁着天色好挂出去晾晒,苏静蘅在屋里乖乖吃饭,吃过饭自告奋勇帮忙熬药,很快灶屋里弥漫着阵阵药香,她不喜欢,干脆出去吹风,但没吹一会,又被宁知序推进屋里。
等药熬好了,凉了一会,鼓起勇气一口闷掉,虽然苦得几乎要掉眼泪,但为了自己的尊严,还是强装镇定,一口气吃了好几块桂花杏糕,然后跟宁知序说:“快唱!我要听!”
宁知序在局促不安中羞愤开口,随便唱了几句,音不成音,调不成调,唱完脸就像个熟透的柿子,谁料苏静蘅不仅没嘲笑他,反而夸他唱得不错。
他的脸于是更红,还故作没事地说:“行了,答应你的话我做到了,从现在开始你要听我的,不许贪凉,不随意喝冷水,不许不穿外衣就跑出来吹冷风,家里没什么事,今日你只在床上躺着休息就好,我在家陪着你。”
躺着?那多无聊!
苏静蘅现在小病初愈,昨夜烧了小半夜,今天起来不知为什么觉得自己身子特别轻盈,睁眼一直陷在兴奋里,感觉这几年脑子就没这么清醒过。
她想跑来跑去,上蹿下跳,上天入地,哇哇大叫,才不想躺在床上睡觉。
但是直接拒绝宁知序肯定不行,自己若是说“不”,他定要苦口婆心劝她,然后时时刻刻盯着自己,??嗦嗦说一大堆话让她注意身子,多加休息。
“好,不过我想在外边透透气,倦了就回去歇着。”
檐下燕巢还未搭好,她哪都不去,就在门口看两只燕子时不时衔回干草泥土在房梁上动工。
宁知序要编鸡笼,他说等路晒干了就进城买几只鸡鸭回来,送两只给宋阿奶和元渺,她们两家昨夜帮了大忙,一定要好好谢谢人家。
今日编好鸡笼围好鸭圈,来日再搭个驴棚,就能把驴引回家了,顺带买个石磨,要小一些的那种,自家用就够了,要是实在忙不过来,还有村里的大磨坊能用。
至于驴,到时候暂先养着,若哪天磨坊扩建,说不定能送去磨坊做苦工,若是不需要,养着也费不了多少钱,他身上攒的那些东西够养两个人带一头驴了。
清早忙了一会儿,看着日头顶在东边山尖上,算算时辰,宁知序带着先前编好的竹篮背篓与苏静蘅绣的帕子去村子里,先送这些当做谢礼,顺便从宋阿奶那里拿些药。
回来准备做午食,苏静蘅给他打下手,吃饭的时候宁知序忽然想到在她屋里窗子下面看见的东西,便问:“你洗过衣服为什么不晾到外边?放在屋里晾不干,还容易有味道。”
“什么衣服?”苏静蘅疑惑。
宁知序放下筷子双手在腰间比划一下,说:“腰带吧,我看着像腰带。”
“没有啊,这些我都是晾在外边的。”
宁知序说:“那我看见的是什么?”
他十分疑惑,放下碗筷拽着苏静蘅进她屋里,然后指着窗户下挂着的月事带说:“就这个,嗯,好像确实和腰带有点不一样。”
苏静蘅感觉脑袋腾的一下炸了,宁知序还用手拨一拨,然后拿起她的月事带翻来覆去地看,道:“你这个上面的花纹真好看,什么时候给我也做一个?”
说着就往自己腰间围,苏静蘅眼疾手快抢过月事带,把他赶出去:“这不是腰带,不许问,走,去吃饭!”
宁知序觉得委屈。
怎么突然就急起来了?
不是腰带那是什么?他在宁府这么多年,也算比寻常百姓有见识吧,竟然还有他不知道的衣物。
好奇心上来却不能问,差点没把他憋死。
两个人回去吃着饭,中间李和薪端了碗鸡汤来,说是家里炖的,元渺叫他送来给苏静蘅补身子,一路拿布巾包着,送过来一点没凉。
东西送到后他破天荒地约宁知序进山,才下过雨,过几天菌子冒头,正巧多采些回家烧菜吃。
苏静蘅私心希望宁知序能答应,可他又知道他的性子,跟亲近的人在一起不拘小节,与不熟的人在一起却甚是腼腆。
她以为他会拒绝,然而李和薪问完,宁知序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
她以为自己听错了,连李和薪都没想到他会答应地这样干脆,挑挑眉梢,说:“既然如此,到时候我来找你,你莫要赖账爽约。”
“不会。”
第二日山路仍有些泥泞,到第三天晒了两天太阳才勉强能走路,宁知序一个人推车进城,依规矩先去瑞芳斋见齐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