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梨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月光洒在地面,照亮来时的路。本是休憩的时候,张洼村的村委会却热闹非常。

    “我们大家要知道这么一件事,外面的游客是我们花了大力气的宣传才慕名来的,人家来不只是传授花粉,人家还抱着踏青放松的心情来。那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让人家吃好喝好啊!是吧?我们要让人家有收获;要让人家下次休息,还想到我们这里来玩!”

    张贤开篇点题。

    “前面我们已经多次强调了,对待外来游客要热情诚恳,不能强买强卖、也不能在称上动手脚。我看今天大家的表现都不错,大家继续再接再厉哈!”

    江远山总结陈述,犹意犹未尽地又补充两句。

    “只要我们张洼村劲向一处使,拿出今天白天的干劲来,大家家家都能致富奔小康!”

    “好!”

    村长张贤第一个带头附和。

    自从想出请外面的游客来张洼村体验梨花人工授粉的法子后,江远山便开始完善这一计划。

    为了赢得游客的良好口碑,江远山做了充足的准备。

    印上宣传页,去周边分发;许诺传粉后梨成熟,给参加活动的人每人免费邮寄一筐梨;村口到梨园有专车接送、管三餐、附带文娱活动。

    只不过参加授粉活动需要门票,门票28元一位。

    除此之外,江远山还想着为张洼村的村民增加一些收益。那就是售卖特色农产品。

    张洼村的一些老人平日里靠纳鞋垫、做手工鞋打发时间。

    江远山自费腰包在网上买了些包装袋,张贤负责把它们收集起来。

    简易包装后,三块五块不嫌少,十块二十不嫌多。

    如果鞋垫和布鞋比较常见,那么手工香包和虎头枕头虎头鞋就比较难得了。

    现代人除了特定服装,很少挂香包在衣服上。

    香包渐渐从服装配饰变成了装饰物,挂在家里或者挂在车上。

    而这种手艺,只有老人家有,年轻人鲜少去学。

    除此之外,虎头枕头的受众,大多是婴幼儿时期的小孩。

    有些新生儿的奶奶外婆会提前为她们制作。

    张贤收集起来的香包和虎头枕头,误打误撞被售卖一空。

    农家土鸡蛋和农家菜籽油、芝麻油也来凑热闹。

    不过势头不大。

    毕竟家家户户都有嘴,都得消耗上述食物,本来集采出来的就少;明码标价后,来购买的人也廖廖。

    今日虽然是些零散收入,但是还是让江远山看到了一丝希望。

    那就是张洼村以后如果要借梨园搞旅游项目,可能会有出路。

    对比江远山的前路貌似光明,张宝儿这几天甚是苦恼。

    梨园的杂草太多,又经过几轮的踩踏,简直无从下手。

    杂草太多,影响果树生长。除草,事不容缓。

    安顿好张奶奶,张宝儿顶着大太阳,开着从隔壁家借来的微耕机,绕开梨树窝,开始翻土。

    翻出的新土带出来杂草根,经过太阳一暴晒,杂草枯萎,地也看着清爽不少。

    这些天,整日奔赴于田间地头,张宝儿肉眼可见的黑了一大圈。只不过人看着比以前有生气了。

    人有了事干,才不会悲春伤秋。这是张宝儿最近悟出来的道理。

    自从知道奶奶要一直瘫着之后,自小被奶奶带大的张宝儿一时间失去了主心骨。

    办理离职后到家,张宝儿每天一睁眼,就是发愁。

    愁啊,这往后的日子要咋过啊!

    刚开始接手无人管的梨园,张宝儿也是心里没底。

    可自从给梨树授了粉之后,张宝儿也渐渐觉得上手了。

    每天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