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梨园(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张贤也没想到,这次摘梨活动,受益最大的人,竟然是银巧儿。可能是口味相似,国道上下的人都来这里买馍馍,偶尔也有来买牛筋面的。
银巧儿以前做的东西都是有数的,现在直接走量。
有人曾算过,按照这个人流量,银巧儿每天的收益很是客观。
人多的时候,王秀凤收钱总是容易出错。没办法,王秀凤给三虎子打了个电话。
再见三虎子的时候,银巧儿还有些不好意思。
因为上次办完手续。第二天,三虎子一个人就把铺子门口收拾好了。还没等银巧儿请三虎子吃饭,三虎子就坐着大巴车回县城了。
王秀凤曾提过一嘴,说三虎子在县城里租了个房子,地址在城中村。
银巧儿只是漫不经心地听着。因为她知道,这和她没有什么关系了。
“巧儿,这几天人多,三虎子来帮我盯一下钱。”
王秀凤说完,银巧儿点了点头。
她这边每天做多少个馍馍,做多少牛筋面,心里都是有数的。况且每晚她也会自己算账。
如果三虎子敢偷拿钱,那么银巧儿也想好了,反正现在两个人没什么关系,就走该走的流程。
银巧儿迟疑的这段时间,三虎子竟然默契地懂了她的想法,三虎子出声打断。
“哎!你想什么呢?我是那样的人吗?”
银巧儿没说话,只是低头忙着自己手里的活。
王秀凤没注意到两人打得机锋,她把钱盒整理了下。
“巧儿,买了啥我都盯着三虎子记下来。如果你晚上算钱,钱少了的话,你就给我说,我问三虎子要!”
“妈,你咋胳膊肘朝外拐啊?”
王秀凤闻言,头也没抬,她理都没理三虎子。
看着眼前的两个女人,三虎子脸上闪过一抹无语。要知道这样,他还不如烂在出租屋里。
张晓雪家,吃完饭洗完锅的张晓雪一个人有些无聊,她开始拍短视频玩。
“爷爷,你说:我是老人,我不支持上班。”
将手机屏幕对准爷爷,张晓雪期待地看着张永仁。
看见手机屏幕里出现自己苍老的面孔,张永仁的眼眶里不知何时蓄满了泪花。
“我是老人,我不支持上班。”
按照孙女的提示,张永仁乖乖地讲。不料,张永仁后面的面孔变得不认识了。
“我不拍。”
看见这个,张永仁有些抗拒。
“爷爷,网上她们的爷爷都给拍的。”
孙女这话一出,张永仁想了想,既然这样的话,那也不是不可以。
“这是啥?”
“这是美女。”
“奥。”张永仁不理解但尊重。“我还要继续说吗?”
“对呢。”
孙女张晓雪一脸期冀,张永仁只得接着套用。
“我是美女,我不支持上班。”
……
越往后,张永仁越熟练。
“我是小狗,我不支持上班。”
听见这话的小黄,特意溜溜达达过来看了看张永仁和张晓雪的表情。见两人注意力都在一个小玩意上面,对自己没兴趣,小黄又溜溜达达去了门外。
人都不陪我玩。
闷闷不乐的小黄趴在门口,眼睛滴溜溜转,脸上闪过一抹委屈。
拍完这个视频,小老头摆摆手。
“以后我不玩你的这个了。”
说完,小老头拎着自己的小马扎。
“小黄走,我们望一会大路走!”
“我也去!”
在张永仁这一辈年纪的老人里,他们把柏油马路叫做“大路”。
“望大路”的意思就是去柏油马路旁边坐一坐。
张洼村的柏油马路特指村头的广场。
上了年纪的张永仁,每次吃完晚饭就带着小黄,拎着小马扎去广场上坐一坐。
张永仁年纪大了,不怎么喜欢和人说话。他只喜欢静静地坐在角落,享受着独属于自己的黄昏。
村头广场视野开阔。
除了满目连着的山,还有那蜿蜒却又若隐若现的柏油路。
橙色的、血色的晚霞渐渐隐匿于山间。根据晚霞的颜色,张永仁总会预判明日的天气。
小时候的张晓雪很想知道山的那边是什么,路的尽头是什么。彼时的张永仁总会说,等张晓雪长大就会知道了。
现在张晓雪长大了,也看见过山的那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