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梨园(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张洼村今年算是赚到钱了哈。”银巧儿的铺子里,隔壁村子里来压牛筋面的婶子开口。
银巧儿忙着手上的活没说话,王秀凤在旁边坐着,手里纳着鞋垫。
鞋垫的作用一般是吸汗。
年轻一点的妇女喜欢在鞋垫上绣图案,不过那个线太细了,王秀凤眼睛不好绣不了。对比现在年轻娃娃们喜欢的,王秀凤更喜欢她们那一辈流行的纳鞋垫方式。
那时候物资匮乏,鞋垫都是用千层布一层一层粘起来的,压实后用针线一脚一脚纳出来。
具体操作就是,压好的千层布裁剪成合脚的大小,用白布把边包了之后,将新毛线放在鞋垫表面的正中间,用同色系的线把它一圈一圈固定起来。
随着毛线覆盖鞋垫的范围越大,鞋垫的完成度也就越高。等毛线把鞋垫表面全覆盖了,那么这一只鞋垫也就完成了。
整个图案就是围绕鞋垫的模样绕成的一个个圈。其中这个圈的颜色可以是单色的、也可以是一圈一个颜色、也可以是半截一个颜色。
农村的审美比较质朴,许是日子过得清贫,她们总喜欢艳丽的颜色。其中红色最是首选,若要日常,青色也可。
可能是用心做得。这种艳丽的颜色,并不显得俗气,反而有一种笨拙的质朴在里面
因为上次授粉活动的时候,村集体收上去的鞋垫都被卖出去了。自那以后,村里的妇女只要有时间手里都做着这些小玩意儿。
三块五块都是钱,赚了钱给张琦买个雪糕不好吗?况且这几天陆陆续续有游客来,还真有人想要这种纯手工的鞋垫。
尝到甜头的王秀凤,干起来更得劲了。是手指头也不麻了、眼睛也不花了。
忙着绣鞋垫的王秀凤,还有一搭没一搭的和隔壁村的媳妇子搭话。
“都是庄稼人,靠老天爷赏饭吃。我们都一样。”
王秀凤抬头,眼神诚恳地看了眼隔壁村的媳妇子。
“只不过我们村的村长比较好。那时候干着吃不上水,村长就到处跑着借钱给我们压了水管,现在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后来村长又开始把蓄水池和水渠修好了。现在基本上谁家的地可没有因为天不下雨而干旱,只不过因为人懒干旱的也有呢。”
说起这个话题,活了大半辈子的王秀凤可就来劲了。
“我也听说了,说你们张洼村人心齐,村长也好。”
听见这话,王秀凤眼里闪过一抹不赞同,她挥了挥手。
“人心也不齐啊!只不过村里的领导班子好,一直把你撩拨着。喏,这不是梨子摘得七七八八了嘛,要给梨树施肥,想着明年收成好一些,村长他们今天还去县城拉施肥机去了。”
“奥,这施肥机是干嘛用的?”
“就是给梨园里的梨树施肥的啊!不用人工挖坑,快得很。大一点的地一天就结束了,小一点的地半天就好了。”
王秀凤边说边点头。
“哎哟,那省事的多了!”
隔壁村的媳妇子眼里闪过一抹羡艳,接着补充。
“我们村的干部,人家才不管你呢。你的活你能干完就干,干不完人家也不管你。”
“我们村的村长挺好的,村里的人基本上都听话。”说到这,王秀凤叹了口气。
“不过不听话的也有呢!反正就是人和人一样,心和心不一样。”
“唉,是这么个话。人心隔肚皮,每个人心里想得咋能知道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