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重活2011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2011年,沪市。

    初春的寒意尚未褪去,陆家嘴东路车水马龙,繁华而忙碌。

    清晨的阳光斜洒在街道两旁高楼玻璃的幕墙上,折射出绚丽而斑斓的光晕。

    站在两座巍然耸立的巨大石狮子前,陈光有些迷茫地抬起头来,看了一眼自己。

    这副身躯瘦削而陌生,明显年轻了许多,甚至还有些单薄。

    揉了揉额头,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

    我不是应该在家吗?

    怎么一觉醒来,竟然回到了十五年前?

    目光缓缓掠过周遭的建筑,熟悉而又陌生的场景映入眼帘。

    宽阔的陆家嘴东路上车辆川流不息,人群来来往往,脚步匆匆,一切都和他的记忆中毫无差别。

    掏出手机,确认一下时间。

    陈光轻叹一声...

    目光落在眼前那两座肃穆庄严的石狮子上,金融街的龙头位置,这两座石狮子还是屹立在这。

    石狮背后的灰色建筑正是沪市金融圈子里赫赫有名的人行,金融行业内俗称的央妈,监管着金融机构与体系。

    陈光望着眼前的建筑,一时间竟有些恍如隔世的错觉。

    十几年前,他刚从那所不入流的民办专科毕业,因为学历太低,能力平平,即使是土生土长的沪市人,也未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

    毕竟那是2011年,整个市场中本科生已是多如牛毛,随便一家企业招聘,报名的人就能排出几条街。

    他这样的专科毕业生,自然毫无竞争力。

    无奈之下,父亲厚着脸皮托关系,请了自己多年的发小卫叔,才勉强将他安置在了沪市的人行,成为了一名临时的辅助人员。

    就是临时工。

    每个月拿着两千块的低保工资,混迹于此,等待着十年后可能转正的那一天。

    电话的铃声突然响起,将他的思绪迅速拉回现实。

    他摸索着口袋,掏出那个厚厚的、老旧的火腿肠手机,屏幕微弱的灯光在晨光中几乎看不清楚。

    他深吸一口气,快速地按下了家里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母亲那熟悉而温暖的声音清晰地传来:“小光,你不是今天去报道吗,怎么突然打电话回家了?”

    听着母亲的声音再次出现,陈光心头涌上一阵酸涩,眼睛微微有些湿润,却强忍着没有表现出来,笑着回应道。

    “妈,没事,就是有点紧张,想听听你的声音。”

    真是陈光真心话。

    重活十几年前,他第一时间,就是想到母亲。

    毕竟原本时空,母亲已经去世多年。

    电话那头的母亲语气轻松而温柔:“这工作是卫叔费了很大劲帮你安排的,虽然工资不高,但好歹熬过十年后能转正,孩子啊,千万别乱来,好好工作。”

    十年。

    听到这个词,陈光心头蓦然一沉,前世的记忆猛然袭来。

    前一世,他也曾在这里得过且过地混了四年,一直等到卫叔失势,才被迫离开舒适圈,走进外面更残酷、更激烈的金融圈子。

    后面他在金融圈摸爬滚打,艰难地熬过了十多年,回想起来,心中有着无限的感慨与遗憾。

    “妈,你放心吧,我知道了,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他耐心地安抚了母亲几句,匆匆挂断电话,眼神变得坚定了许多。

    陈光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转身踏入人行大厅。

    熟悉的冷气混合着办公场所特有的油墨味扑面而来,他不禁微微愣神,仿佛回到了第一次踏入此地时的青涩与不安。

    人行负责监管着沪市170多家金融机构,其中既包括中资银行四十余家,也包括上百家外资银行,甚至还有一些鲜有人知的小银行。

    那些冷门的巴西、印度、北欧外资银行更是鲜有人知。

    陈光回忆起,自己第一份工作,就是与这些琳琅满目的银行和机构打交道。

    他负责接待协调,包括大量结售汇业务,财政性拨款,还有存款准备金的收录等...

    可偏偏就是这些杂事,却让他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收益良多。

    他轻车熟路地踏上二楼的楼梯,记忆中的场景此时一幕幕重现。

    他来到了曾经熟悉的二楼科室外,望着那扇办公门,仿佛还能感受到内心深处压抑的期待与忐忑。

    他缓缓地推开门,心中带着一丝熟悉的忐忑感,再一次经历那段过去的时光。

    屋内光线明亮而温暖,办公室内的人抬起头,微笑着望向他,那笑容亲切而温和,令他的心跳莫名加速。

    “你好,请问你就是陈光吧?”

    记忆中那个柔和而温婉的女性声音响起,带着一种熟悉而陌生的味道。

    陈光迅速抬头,视线定格在了对方的脸上,干净明亮的眼睛,瞬间勾起了他心底最初的回忆与悸动。

    “你好,我是夏晓雪,是这的负责科长。”

    她微笑着走上前,主动向他伸出手,笑容温暖而真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