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落子北渊,谋生镜湖(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信上就这么一句话,但因为落款写着齐政,这一封信就有了十足的分量。

    这代表着时过境迁,齐政依旧记得他的承诺;

    更代表着白衣秀士的那个梦想,如今有了愈发强劲的推动。

    他抿着嘴默默想了想,看着宋溪山,“我该怎么做?”

    宋溪山开口道:“此番的功劳,朝廷也已经记录在案,等事后一起兑现。你当前有什么需要,但说无妨,我会尽力满足。我们需要你去北渊,尽可能地多搜集情报,在真正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在百骑司的情报之外,发挥额外的作用。”

    说完,他补充道:“这也是齐公子的意思。”

    白衣秀士沉默片刻,点了点头,“好。”

    他知道,光凭他现在的功劳,还不足以让齐政替他实现那个曾经以为遥不可及的梦。

    而现在,那个梦,至少是有着明确实现路径了。

    他没有理由拒绝,相反,还很兴奋。

    中京城,一辆马车,缓缓驶向了卫王府。

    马车上,百骑司统领隋枫看着坐在他对面的男人,笑着道:“怎么腿都抖了,瞧你这出息。”

    男人翻了个白眼,“你在陛下面前不也一样跟个鹌鹑一样?”

    隋枫厚着脸皮道:“那能一样吗?我那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男人扯了扯嘴角,“多大的人了,还玩【战战兢兢汗出如浆,战战兢兢汗不敢出】这一套,有意思吗?”

    隋枫嘿嘿一笑,“跟你玩,就有意思。”

    男人哼了一声,挑起侧帘,扭头瞧了出去。

    帘子外,是阔别数年的繁华。

    隋枫安静地陪着,没再多话。

    卫王府中,当男人在隋枫的陪同下走进房间,看见卫王的刹那,便直接跪了下来,“下官洪天云,拜见卫王殿下!”

    一双手,亲切地将他扶了起来。

    那是一双有力的手,带着年轻和强大,能够给追随他的人,以强烈的信心。

    “山西之事,你的功劳甚大,无需多礼。”

    卫王的声音,在权力的加持下,带着让人感动的温柔。

    “父皇虽在病榻,但也让我转告你,你的忠勇与智慧,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洪天云登时感动不已,面朝北面,深深叩首,而后对卫王行礼致谢。

    “来,坐下说吧。”

    卫王笑着示意二人落座,而后开口道:“接下来,你就在中京城好好干,隋统领功劳卓著,也到了该擢升的时候了,今后的百骑司,你要做好准备。”

    洪天云闻言,登时面露惊讶。

    卫王道:“辛苦了你这么多年,也该是轻松些的时候了。”

    他笑了笑,“当下官场有一句话,一个人若能干事,就给他干不完的事,升官发财就交给别人,不需要他操心了。这样的事情,本王不会做。”

    洪天云脸上的感动之情更甚,开口道:“殿下,臣久在朝堂之外,对政务已然生疏,如今江南情况严峻,臣愿意前往江南,以助殿下一臂之力,为社稷尽忠报效!”

    称呼悄然转变的背后,是人心的认同与归附。

    卫王坚定地摆了摆手,“本王也不瞒你,江南之事,的确在本王的计划之中,你也自然要帮忙,但这是你身为百骑司头领之一的职责。政务什么的,跟着隋统领慢慢学。”

    洪天云沉默几个呼吸,恭敬道:“殿下,臣并非不识好歹,只是便如先贤所言,人贵有自知之明,臣之长处,不在朝堂,臣并无统领大人这般本事可以在尽忠陛下之余,安稳立于朝堂。而若得外放,既能发挥本事,亦可建功立业,请殿下成全。”

    卫王看向隋枫,隋枫苦笑一声,“殿下,臣虽然很希望他能够来接臣的班,但臣也知,他所言不虚,殿下不妨用其长处。”

    卫王沉吟的同时,不得不在心头想起了齐政之前的话。

    【殿下,洪天云此人,智勇双全,但其在外数年,对朝堂之事,多半已心生忌惮,恐不会愿意留在朝堂。】

    他此番可谓真心实意地将洪天云往另一条路上连哄带骗,却只能再度无力地证明了齐政的识人之明。

    “那好吧,只是,如果这样,你可愿意去北渊?”

    “北渊?”

    洪天云一愣,旋即明白了过来。

    如果陛下驾崩,北渊多半不会放过这等好机会,同时,殿下沙场出生,又值年轻,必有鲸吞宇内之志向。

    两相迭加,北渊亦是将来的重心所在。

    甚至从社稷安危的角度,北渊或许还大过江南。

    他当即点头,“臣愿往!”

    卫王点头,将他扶起,“稍后,你去见齐侍中,他会有详细交代。”

    “臣遵命!”

    “殿下!”

    一声激动的声音,在会稽山下镜湖之上响起。

    乌篷船晃晃悠悠,摇晃出在心湖上经久不息的涟漪,顺着鱼竿,传进了码头上坐着的钓叟。

    瞧见来人的面容,独钓天下的钓叟眼底闪过一丝同样的激动。

    出使北渊的魏虎昌,走下船来,激动一拜,“殿下,臣幸不辱命!”

    越王招了招手,身后林中,便有随从送上一个小马扎,摆在越王侧后方。

    越王朝着魏虎昌微笑道:“不急,坐下说。”

    见到这样的情景,魏虎昌面上的激动更甚,仿佛这把小马扎,不是什么满大街都能买到的破落货,而是将来越王新朝的贵人之位。

    他诚惶诚恐,毕恭毕敬地坐下,而后不敢耽搁,将情况一一说了。

    当然,这当中少不了那利于自己邀功的修饰。

    比如被北渊宁海王拿捏的过程,就在他口中变成了他主动寻找对方薄弱点,而后朝着那个弱点猛攻,最后达成了所求的聪明与见机;

    比如被渊皇吃干抹净,还要倒过头来感恩的经过,嘴皮子一碰,就变成了渊皇本无此意,且被姜复生写信震慑,被自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果断干脆地许以重利,最终说动了渊皇,答应出兵。

    在这样的言辞之下,他最终达成的约定,不仅不能说是有罪,反而是大大地有功。

    毕竟谈判无能,最终按照底线价码成交的一体两面,也可以是在极度不利的情况下,依旧没有突破底线,在底线之内成交。

    果然,听了他的话,越王十分开心,当即一番勉励嘉奖,并且许下了重赏。

    就在魏虎昌开心离开后不久,出使西凉的使者也在快马加鞭之下,赶回了镜湖,向越王汇报了西凉国最终决定配合出兵的消息。

    越王的脸上,笑容彻底绽放开来。

    而等朱俊达前来告知,卢雪松在见识了他们的厉害之后,已经被震慑得彻底服软,在朱俊达的威逼利诱之下,签订了一份对盐商来说颇为苛刻的走私合约,进一步被绑上了江南的战船之后,一向如湖中老龟一般的越王,走起路来,甚至都有些步步生风的感觉。

    他当即命令朱俊达加快并吞两淮的计划,同时悄然将手下的数位幕僚齐齐叫到了码头之上。

    当幕僚们在他身后的木屋之中坐下,背对他们的越王缓缓开口。

    “如今北渊、西凉已经答应出兵,约在那位驾崩之后三月同时进攻。”

    “两淮也已经上了船,加快渗透之下,并吞也是时间问题。”

    “接下来这段时间,该如何行事,诸位议一议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