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你们真的是在找死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嘉兴府城,城郊的一处宽大空地上,此刻正是一派热火朝天之景。

    来自湖州府的家奴青壮们,经过几日的简单列阵行军和训练,已经渐有了几分模样。

    此刻正在互助会首领伍青、董世忠等人的带领下,化身钦差大人的帮手,帮忙整编着嘉兴府家奴中挑选出来的青壮。

    在齐政看来,这就跟带孩子一样,第一个孩子确实难带点,但第二个孩子很多时候就可以由第一个带了,等到后面那基本就可以是他只负责“生”,完全不用再操心带的问题了。

    这也是他敢搞这一手的底气所在。

    民意、民变这种东西,就像一条凶兽,你敢把他放出来破局,就必须要有能把它关回去的本事。

    否则那就跟养虎为患没什么区别。

    有了湖州府的收伏经验,齐政在嘉兴府的如法炮制,并没有遇到什么阻拦。

    不管这些当地官绅认不认可越王就是幕后黑手的推断,但奴变的风险是实打实的。

    你平白无故让他们释放家奴,还他们自由,而且还要花钱雇佣这些本来可以肆意压榨的家奴,他们铁定是一万个不愿意,齐政就是舌灿莲花也不行;

    但如果在家奴闹事,破家杀人,基业无存的可能下,让他们雇佣家奴,齐政以钦差之尊再去说和双方,他们就乐意了。

    而且,很乐意。

    就比如之前齐政收拾好了湖州府的收尾,安顿好了绝大多数恢复自由身的家奴们,看着整个湖州府恢复了往日的安宁,满意离开之时,竟是湖州知府邵承志领着满城士绅,齐齐十里相送。

    那姿态,哪儿还有一点抵触与防备,就差跪下喊一声义父别走了。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了嘉兴府。

    因为都是人烟稠密的富饶之地,又蓄奴成风。

    就湖州、嘉兴这两府已获自由身的家奴中,竟然总共挑选出了将近五千各方面都合格的青壮,大大出乎了齐政的意料。

    原本他以为,以他这相对严格的标准,一府之内,能挑出几百上千人就很好了,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

    果然还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啊!

    眼下的他,已经让互助会的人搜集了嘉兴这些家奴们的情报,其中一些重要的内容,都挑选出来,通过百骑司的渠道先送去了中京。

    之所以还没动身,是因为嘉兴府还在按照交叉法,让辖境内的士绅们认领着雇佣数量,分配着雇佣人手。

    另一方面,他则是要等一个人。

    正想着,张先匆匆赶来,“公子,张将军来了。”

    齐政眼前一亮,登时起身,迎了出去。

    而另一边,苏州卫指挥使张世忠也没有一点拿大,快马赶来的他,在远远瞧见齐政的身影之后,便立刻翻身下马,一路小跑过来,在齐政面前单膝跪地,“末将张世忠,拜见齐侯!”

    对于眼前这位年轻人的了解与佩服,整个天下或许都没有几人比他张世忠更深。

    当初苏州商会会长洪成与苏州知府林满勾结倭寇,私放倭寇进入苏州城中的那场倭乱,早就彻底折服了他的心。

    在齐政的谋划下,以流民为主,训练出的军队,以近乎零伤亡的战绩,真真切切地全歼了上千实打实的倭寇!

    要知道,等闲的卫所兵,要歼灭这些倭寇,哪怕在成功合围的情况下,也至少要数千人,而且伤亡绝对过千。

    齐政打出的这等战功,放在当前这种倭寇为患的情况下,绝对是实打实的大捷了。

    也就是因为一些更深的政治原因,不能公开宣扬,但他张世忠可是亲眼目睹了的。

    不仅如此,齐公子还将几乎所有的战功让给他了。

    那战功大到,让他不往自己身上砍两刀的话,收下心里都发慌。

    所以,他本身对这位齐公子就是钦佩有加,更何况还有先帝和现在陛下先后两任皇帝对他的密令。

    不然凭借当初齐政分润给他的抗倭功劳,他早就该升了,何至于钉在这苏州卫指挥使的任上这么久都不挪窝。

    此番齐政下江南,最激动的人中,就有他一个。

    因为他知道,他终于要升了。

    飞升的升!

    所以,接到齐政的传信,他几乎是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

    齐政笑着将他扶起,“张将军辛苦了。”

    张世忠慨然道:“齐侯说的哪里话,能为朝廷,为齐侯分忧,乃末将的福分。”

    他没胡说,齐侯这种又有本事,还不吃独食的高人,能跟着他做事,还真是他的福分。

    齐政哈哈一笑,“张将军,你这么说话,可太抬举我了。走吧,咱们进去说。”

    进了帐篷坐下,齐政也顺势收起了寒暄的架势,收敛神情,开口问道:“上次抵达苏州,人多眼杂,未得细细询问,张将军的兵练得如何了?”

    张世忠坐镇苏州城,既有朝廷要将苏州彻底纳入囊中的考虑,也有让他以卫王和凌岳当初的练兵场所,悄悄练出一支能支持朝廷江南后续行动的精兵的用意。

    张世忠抱拳道:“有当初小公爷留下的练兵之法,末将又借助沈家提供的水泥,将观音山中的练兵场扩大了一大片。最近一年,苏州卫一月一轮训,别的不敢说,以末将麾下将士目前的战力,能打十个以前的苏州卫。”

    说起这个,他昂首挺胸,显然颇为自得。

    而齐政这会儿认真端详也发现,张世忠的确比以前更干练锐意了些。

    齐政缓缓点头,陆十安执掌的南京,尤其是苏州这个曾经拿下的根据地,就是他此番的重要倚仗。

    就算越王真的掀了桌子,他也有把握应对最坏的情况。

    可以冒险,但不能毫无准备地冒险。

    齐政又问道:“你带了多少人过来,沿途情况如何?”

    “末将按照侯爷密信的吩咐,带了一千五百精锐前来。一路疾行军,沿途并未遇见阻拦,但肯定消息已经传到了那些士绅的耳中。”

    齐政缓缓点头,“那就按照计划,交一千精锐于本官,本官这儿有五千青壮,你亲自带三百精锐将他们领回苏州,好生锤炼,我有大用。练好这批人,你封爵有望!”

    张世忠激动地点了点头,接着询问道:“那这五千人的身份?”

    齐政想了想,“先不入编,暂时以民兵编队,此事本官向陛下请了旨意的。他们的首领,本官会额外给他们官身。”

    张世忠松了口气,看来齐公子果然还是懂军伍的,不然要让他来解决这五千人的编制,那人都得麻了。

    “至于剩下的两百人,还有另一项任务。”

    “请侯爷吩咐。”

    齐政起身,踱着步子,缓缓道:“江南的奴变,自湖州、嘉兴、严州三地始,逐渐蔓延,盖因江南士绅盘剥太甚,必将引动众人效法,勃发于江南各省。”

    “此事虽于我等有利,但若是控制不好,便可能由奴变而至民变,届时破家毁屋,杀人越货,血火处处,便非我等本意,本官这个钦差也愧对江南百姓。”

    “故而本官纠合湖州、嘉兴奴变领袖,成立互助会,赶赴各处,既可帮助这些饱受压迫的家奴,有组织有章法地挣脱枷锁,同时也能将这场奴变控制在不流血,不乱民,斗而不破的程度。”

    “这些摆脱了奴籍的人,可按照湖州嘉兴两地的手法,与士绅谈判雇佣,解决其生计问题,至于一些无法成为雇工的老弱妇孺,则由地方官府暂时设法安置。”

    “同时从他们处搜集情报,以待后续彻底肃清江南。”

    他看向张世忠,“这些,本官会派人随队主持,不劳张将军的人手费心。你这剩下的两百人,只需要办好一件事。”

    “保护好本官派出去的使者和互助会的头脑们,让他们不至于被人截杀或者伤害。”

    “另外,抵达地方之后,可以从家奴群体中,挑选部分青壮进行整编,不需要多强的战斗力,强化他们的组织纪律性,让他们在局势反复的时候,有基本的自保能力即可。如果遇到特别好的苗子,在征得他们同意的情况下,本官做主,准许你可以挑选其充入苏州卫。”

    张世忠默默体会了这一番话,大致明白了其中的种种关窍,点头答应。

    既然没有异议,齐政便将伍青等人都叫了进来。

    随着嘉兴互助会与湖州互助会的合并,互助会核心层的人数也扩大了不少。

    但在齐政的主持下,还是以伍青为首,嘉兴方面虽然略有不甘心,但也没办法。

    齐政此刻就看着嘉兴互助会的几个人,“两家合并,还是伍青做了头儿,你们心里可是有不服?”

    那几人连忙说着不敢。

    齐政也不与他们争辩,“服不服,问题都不大,本官给你们一个争取的机会。接下来你们要继续,以互助会的名义去往浙江,去往整个江南,去帮助更多未被解救的家奴,最主要的是,让他们的斗争,既有组织能力,又不能犯错出事。这个不用本官多说了吧?”

    众人齐齐点头,齐政接着道:“眼下谁是领头人,不重要,一切等大局彻底定下来之后,还会有一次论功行赏,但在这之前,我希望你们不要干出那种争权夺利的事情来,否则本官定不会饶了他!明白吗?”

    众人一听这个,紧迫与期待都起来了,当即沉声答应。

    接着齐政便又向他们介绍了张世忠,以及接下来的安排。

    众人方才已经看见了张世忠麾下的雄雄精兵,被震慑了个十足,此刻一个个都老实得很。

    对齐政接下来的安排自然更没有异议。

    让他们各自下去准备之后,齐政看着张世忠,“张将军,那两百人的人选你需要好生斟酌一下,挑选些机灵的,必要时候,也算是帮本官多一双眼睛嘛。”

    张世忠立刻明白,重重点头,“大人放心!”

    旋即齐政写了一张调兵文书,盖上了钦差大印,交给张世忠,补上了抽调这一千精兵的手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