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第39章(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bsp; “你答应了?”“尚在周旋。”
“那不就得了,即便你真的应了,哀家这个做婆婆的去说道说道。”
“此事容儿臣好好思虑思虑。”
李才良到底是没应下这亲事。
他一直有意让李明辉娶了她的,可他私下问过,郎无情,硬塞给他怕是会出事。
那日钱昭仪枕头风一吹,随意应下了。
近日,房皇后又提议苏正清可娶程以宁,这一阵一阵的……
太后走后,兄妹二人也打算告退,但李才良喊住。
李才良喝了口李容月倒的茶,道:“明辉的事,你们觉得怎么处理比较好?”
李自蹊李容月面面相觑,似是不解圣意。
赐了坐,李才良又道:“高丽贤做了一手好棋啊,买通福瑞,在丁府下药,意图嫁祸给太子,自己暴露不说,还迁出李明辉的私盐一案,其罪当诛。”
李容月道:“父皇心善,放了高嫔一命,除了其伴驾之情,同时也念及曦王兄的面子,怕他想不开。”
李才良冷哼一声,“破崽子,以为放个女人在朕身边,就能拿捏住朕,这么嫩的心思,以后怎么跟文武百官周旋?”
李自蹊道:“曦王兄自小像父皇,聪慧机敏,能文能武,区区权衡之术何足挂齿,假以时日定能无师自通。”
李才良被夸舒畅了,明面上不显,捏了捏八字胡,看着坐在椅子上依然垂头拘礼的兄妹俩,“罢了,跟你们俩说个什么劲。还是说另外一件事吧。”
“陛下,皇后送来一碗老母鸡汤,望皇上政务再繁忙,也要顾惜自己的身子。”
李才良摆摆手,“搁那儿吧。”
“皇后说,乘热喝口感才好。”
李才良这才将头缓缓转向那小太监,因为跪在地上,托盘又举过了头顶,视线第一时间落在金黄的鸡汤上,眼睛往下盯了好一会小太监,单手拿起鸡汤,面无表情一饮而下。
玉碗撂得哐当响,殿里殿外纷纷跪地,拿托盘的小太监更是将额头贴到了地面,嘴里止不住地请罪。
李才良道:“回凤仪宫复命去吧。”
小太监连跪带爬出了勤政殿,李才良唤了句谢图,道:“此人怎么处理,你可知道?”
贴身太监谢图道:“回皇上的话,按照规矩,吃里扒外的人应是当场打死的。但陛下让他回去,想必是打算放他一命。奴才想着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就截他舌以儆效尤吧。”
李才良点头,“去办吧。此后他不必来勤政殿了,去冷宫当差。”
“是。”谢图领了命退出房。
李才良这才注意到,一双儿女还跪着呢,“你们跪什么,赶紧起来。”
“父皇盛怒似天怒,地都要震上三震,儿臣可不得害怕么……”容月声音都在颤抖。
“朕又不是因你生气,怕什么。”不知气还没消,还是因为跟李容月对话,使他放松外露出方才平静之下的烦闷,李才良道:“你们刚刚也看到了,朕连一碗鸡汤想等会喝都要看小太监的脸色。你知道为什么吗?”
说到最后一句,看向了李自蹊。
他当然知道,因为房德璇正在极力促成程以宁和苏正清的婚事。说是极力,但没有之前撮合李业成同程以宁那般,为两人创造独处条件。只是问了苏正清的意向,又同李才良说起过几回。
眼下看,李才良的确是在周旋,不然房德璇也不会在这节骨眼儿上送什么鸡汤来。
帝后感情向来寡淡,房德璇仗着母家会赚钱,更是连表面样子都懒得装,别的妃子都会花心思送寝衣荷包小吃,她甚少如此。
今日反常,大抵是李才良先前态度不明,而房德璇得知勤政殿此刻正在商议此事,便派人送来一碗鸡汤,提醒皇上,不要随意将程家姑娘许了人。
“儿臣不知,还望父皇明示。”李自蹊一脸坦然,不像是假话。
李才良道:“那小太监早已被皇后收买,在朕留下你们的那刻,就去凤仪宫通风报信了,非得让朕喝下鸡汤,就是要朕一个承诺,也是提醒朕,大源现在还没分崩离析,全靠她房家能赚钱。”
李才良眯眼捏着胡须捋,“房家房家,定让你们无房也无家。”
“程家嫡女的婚事,朕同皇后商量过了,既然镇国公不愿其女嫁入皇家,那便嫁于临洲苏氏苏正清吧。”
“你们觉得如何?”
李容月率先道:“儿臣与苏公子打过几次面照,身量挺拔,容貌绝佳,个性疏阔散漫,与不愿自我束缚的程姑娘最是相配,就是不知两厢有意与否。”
李才良点点头,表情却不似得到想要的答案那样舒畅,转问李自蹊:“你觉得呢?”
后者不知在想什么,一脸菜色,并没有第一时间回李才良的话。
陛下略显愠色,沉声喊了他的名。
李自蹊这才回过神,起身道歉。
李才良伸手示意他起来,重复刚才的话题,道:“你觉得将程以宁许给苏正清可行?”
不过几息功夫,李自蹊就整理好思绪,道:“回父皇的话,苏正清乃滨海省有名的商贾,本是医药世家,中途倒闭转做茶叶,这一转行,令家族起死回生,他们家的茶叶大源人不爱喝,但远销国外,颇受西域人喜爱。即便是局势如此紧张的去年,都拿下了第一税收,其收入可见一斑。唯一能与房家抗衡的,除了苏式,儿臣想不到别人了。”
“可目下他正与皇后太子交好,若长此以往放任自流,保不齐父皇就得再受掣肘。”
“所以,父皇是想乘着他们还没深交之际,放一个清清白白三不沾程家在他们中间,两家一结亲,苏正清多多少少会因为妻子减少跟皇后的往来。”
“退一万步说,就算苏正清执意如此,那也没关系,程公那强硬的性格,定会想方设法阻止,搅得三家鸡犬不宁之时,父皇便可名正言顺插手。”
“此婚事,对于父皇,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李自蹊说这些话时,流利到语速甚至有些过快,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