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镜花水月案六(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的小,皮薄点。面用半发面,馅儿得打水,还得加皮冻……”秦素手舞足蹈地解释了一通,见张婶的表情愈发困惑,便走上前给了个痛快话,“不会?得,这事儿交我,您帮我打个下手就成。”张婶左右看了看,叹了一声,将手上大半的面团掐给了秦素。
秦素当即抓过面盆,把面团搬到了自己跟前,排气、搓条,一气呵成。
“嚯,这动手得熟练哪。”张婶瞧得两眼发直,“可你分得这些面够用?”
这么小?总共也装不下几口馅吧。
“小笼包嘛,小才好看。”
秦素三下两下便揪了一堆小剂子,转手便擀出了薄得近乎透明的面皮。
张婶啧了一声,又靠近瞧了瞧,忍不住咋舌,“我说素儿啊,你这皮儿薄得能透光了吧?”
“就是得透光,薄皮嫩肉才有味,张婶您就瞧好吧。”
秦素说着,将一张面皮摊在掌心,又挖了一小勺调好的肉馅,飞快地将面皮捏出十几个细褶。
张婶惊叹道,“啧,这手巧。”
她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精致的包子,像那集市上卖的小点心。
张婶瞧得眼睛发亮,边看边学,两人配合着忙活,不一会儿工夫,几屉小笼包已经整整齐齐地上了蒸锅。
水汽蒸腾,一刻钟后。
秦素掀开竹盖,看着里面的包子,薄皮已经被汤汁吸的撑胀,肉馅也显了颜色。
秦素道,“张婶成了,咱们端去公厨叫大家过来开饭吧。”
-
今日不同于往常。
公厨的大桌上摆得不是往日的大锅菜和馒头,倒是直接从厨房里搬出了几笼精巧的蒸笼。
“嚯,这是什么稀罕物?”刘师爷眼尖,率先凑了过来。他掀开笼盖,愣了一愣,“包子?咋这个儿小?”
张婶端着最后一笼进来,擦了擦额头的汗,乐呵呵道,“师爷,这可不是一般的包子,是素儿做的小笼包。我这老婆子活了大半辈子,还头回见这么个精致稀罕的东西!”
正朝公厨走来的轻衫和几个捕快,正好听见张婶的话,纷纷好奇地围了过来。
轻衫先动筷夹起一个,咬了一口,滚烫鲜美的汤汁瞬间弥漫在口中。
“唔,这真不错,比平时吃的包子更香。”
话音才刚落,就因烫嘴直哈气。
其他人听他这么一说,肚子里的馋虫都被勾动了,各自拿竹筷夹起一个放进嘴里。
“嗯,果然不错啊,馅儿够足,皮还薄。”
“油也没那么多。”
“汤汁满口香滑,这味儿,绝了!”
张婶听人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乐得眉眼舒展。
秦素忍不住翘起唇角。
毕竟姐对美食的研究可比你们先进多了,小笼包这样的美味谁能拒绝?
“想不到啊,案子破得干净利落,这厨艺也不赖。将来谁要是娶了你,那可真有口福了。”
同僚们闻言,哈哈笑了起来,纷纷接话调笑秦素,气氛一时融得甚欢。
秦素虽是捕头,却从不摆架子,加之行事利落爽快,平日与众人都打成一片,倒也习惯了他们的这般玩笑。她瞪了轻衫一眼,嗤道,“少贫嘴,安安稳稳吃你的吧。”
说完,她低头夹了几个包子装进食盒里,快步溜出了公厨。
刚出了门,步到后院,忽听得一道破空声。
秦素止了步,探头望去,正见常汝琰站在院中空地,背对着她,挽弓搭箭,身姿修长挺拔。
那箭矢稳稳钉入靶心正中。
秦素下意识想要来一句感慨,但突然又想起了常汝琰的手。
不是,这大哥怎么就这么对待她的心血呢?
她板着脸走上前,“大人可真是好箭法啊。”
一句话里拐了好几个弯。
常汝琰闻声放下弓,转身看向她,正准备开口,却瞥见她手里的食盒,眉梢微挑了挑。
秦素懒得再提伤口的事,将食盒放到石桌上,如同献宝般打开盖子,对常汝琰道,“给你带了小笼包,快趁热尝尝,凉了就不好吃了。”
常汝琰面露一丝讶色,“是什么?”
“小笼包,一种更美味的包子。”秦素递给他筷子,“你可得给个真实评价,这可是我费了好大劲才做出来的。”
听说是秦素亲手做的,常汝琰转而笑了笑,“你还会下厨?”
秦素一听,顿时不乐意了,“怎么我就不能会了?我会的多了。”
就是没机会展示罢了。
常汝琰没有反驳,放下弓箭,用帕子擦净手,接过秦素的筷子,按照她的建议夹起一个放入口中。
等到吃完后,他点点头道,“不错。”
秦素心满意足,常汝琰这不错二字可是堪比千金了。
她也不再絮叨,只让常汝琰赶紧吃,自己则转身坐到一旁,目光落到放在另一边的弓箭上。
不由得想起从前那些日子,每逢遇到棘手的案件,她就喜欢去各种射击馆放松心情,箭术虽谈不上精湛,但着实为此耗费过不少心力。
现在难得看见实物,引得她手就有些发痒。
常汝琰吃得不疾不徐,放下竹筷时余光一瞥,瞧她盯着弓的模样,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