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翼地将那书信与平安符递给金善寺的和尚。

    偌大的金銮殿,始终萦绕着一层淡淡的青烟。佛帐宛若一层寡淡的春雨,微微遮挡住座上佛子清俊的容颜。

    忽而,殿外响起传报之声。

    孙德福道,是萧娘娘来了。

    萧玉?。

    李彻微微抬眸。

    他与萧氏并不熟。

    虽说对方是前阵子婚宴上的新嫁娘,可二人之间所见也不过是寥寥几面,根本无甚感情。至于自己被突然降为贵妃之位、迁居华玉宫,萧玉?对此甚至没有任何怨言。

    对方就这般平淡地接受,接受了丈夫在新婚夜抛下自己而去,接受他终日对着那一个装满骨灰的木盒胡言乱语。

    她不恼,不怨,不怒。

    甚至在听闻皇帝请了金善寺的大师入宫后,耐着脾性做了一碗甜汤,来到金銮殿,送至御前。

    李彻对她也不刁难。

    极平淡的一句传报,她已随着德福公公入了殿,李彻见到她来,似乎有些意外。却见少女眉目温婉,双手奉过热汤。

    “臣妾萧氏,拜见陛下。

    她似乎刻意咬重了那一声“萧氏

    佛帐被青烟笼着,烟雾缥缈,其中佛子面容遮掩,令人看不真切。

    李彻淡淡应了句:“平身。

    对于面前这位女子,他也并不想为难。李彻知晓,对方便是先皇口中时常念叨的“萧氏女。只是每当他问起这萧氏女为何人时,父皇总是一本正经道:

    “你记住了,她是你的妻子。

    她不是旁人。

    好似她生来,便该是三皇子李彻的妻子。

    李彻心想,同样的话,对方定也听了无数遍。

    相反于他的抵抗,眼前的女子却是眉目乖顺温和,似是已坦然接受这样被安排好的姻缘与命数。

    对方素手纤纤,将一盏热汤奉至桌案之前。

    温和的几句体己话,暖风伴着香雾,袅袅拂动悬于房梁之上的银铃。清脆的铜铃声响映衬着少女的轻声细语,倒是分外好听。

    只是如今,座上之人似乎并没有心思听她讲这些。

    萧玉?见着,龙椅上皇帝虽未命人遣她离开,可那面容冷漠,狭长的凤眸里更带着几分疏离之色。

    对方仅扫了一眼案台边的汤碗,道了句“贵妃有心,而后便将目光移开。

    他未碰那一碗甜汤。

    眸光同样也未落在她身上。

    萧玉?并不意外。

    在入宫之前,她便听闻陛下与那名卫氏女子的传言。

    坊间传言大胆而邪乎,有道陛下乃青梅竹马,又有道那卫家女子原是陛下的仇敌。

    在她进宫之后,曾受过陛下百般报复,摧残至今。

    后面那一句传闻,萧玉?原本是不信的。

    她知晓陛下很喜欢那名叫卫嫱的姑娘,既是如此喜欢,又怎舍得叫她受一丁点的蹉跎与委屈呢?

    直至,她在皇帝眼底中看见那愧意。

    “贵妃娘娘,孙德福在一旁道,也不知是在提点她,还是在安慰她,“除却小厨房送来的,旁的东西,陛下一概不吃。

    末了,他又补充道:“即便是吃,陛下也只吃由银针验过毒的。

    萧玉?眼帘垂下,掩住眸中淡淡的情绪。

    她平静应了一声。

    殿内青烟未绝,听着孙德福的言语声,她的目光却下意识地朝那帐中瞟去。

    两道佛帐。

    隔绝了她的视线。

    帐中佛子正襟危坐着,灯色烟?过他的身形,衬得他身量笔直。

    是他。

    只瞧一眼,她便立马认出来了。

    是她每月上山礼佛时,独坐在青帐之后的佛子。

    萧玉?完全顾不得陛下喝不喝那一碗甜汤了,余光渐渐,落在帘帐后的那道身影之上。和尚静静敲打

    着木鱼笃笃之声并未因她的到来而有任何错乱。

    是他。

    微风吹乱萧玉?的鬓角。

    亦吹乱她摇摆不平的心绪。

    金銮殿前她微垂下眼迎着那木鱼声响垂眸与那人擦肩。

    ……

    又做了小半个月的调养确定她禁得住马车颠簸后兄长终于带她离开京城。

    卫嫱坐在马车上看着兄长执着炭笔于她面上略一整改。半刻之后她的面容已有了些许变化。

    兄长让她更名为郑嫱。

    而他自己则更名为郑颂身份同样是她的长兄。

    离开京都后他们去的第一个地方便是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