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入都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大程国三年一次的冬遇大典即将来临,又逢年尾百官考绩,永益城空前热闹,前来朝贺的有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西域国节度使、周遭邦国首领,也有各地藩王;入都述职的有各军统帅,地方臬台,还有都指挥史等掌管大程一方军政等要职官员。

    自江南北上,跨恩江,姜长鹰举家奉旨入朝觐见。到了永益城,姜长鹰先去吏部交了职档,领了官印官服等物,又去内阁递了觐见奏疏,就等司礼监宣旨召见。

    “陛下,江南新任都指挥使姜长鹰携家眷入都,觐见奏疏已递至内阁,待圣上御令召见。”

    朝堂上,内阁按流程呈奏,乾泽帝点头,司礼监邱侣传旨,姜长鹰自轩天门外入内,虎视阔步,走在告别了十年的永益城朝见之路上,百官夹道,那些或新或旧的面孔,那些盛满好奇、审视、打探,或是艳羡、钦佩、敬畏,亦或是嘲讽、鄙夷、不屑的眼神,皆成逸景。

    “臣,江南都指挥使姜长鹰,叩见陛下!”

    没有剖白忠心,连一句问圣躬安都没有,平淡谦恭,一如曾经,就好似眼前之人只是打了一场较为漫长的边塞之战,方才凯旋。

    邱侣看向乾泽帝,见其久久没有声响,刚要开口轻声提醒,乾泽帝恰好从冥想中抽离。

    “姜爱卿!”

    跨过十年的时间长河,曾经的皇三子自登基来,第一次在这巅峰之位俯视他,帝王之威透在这三个字里,不能说不鲜明。

    “击溃海贼,力挽云城危局,云城之战,辛苦了!”

    “陛下谬赞,此战全靠巡按御史沈大人提前告知,还命微臣多带人马,臣才侥幸逃过海贼的偷袭,至于云城,也是云成军奋力抗击的结果。”

    乾泽帝点点头“云城一役,段悠宏与你皆有功劳,大程有尔等忠臣良将,是大程之幸。”

    面对帝王盛赞,朝臣莫不是诚惶诚恐,立即说陛下乃圣明君主,能为今上分忧,才是臣子三生有幸云云,但是姜长鹰一派浩然刚正之姿态,岿然不动的样子,好像没有这样的觉悟。朝堂上,也总有一些眼力过人者,不会让君主的示好得不到回应。

    眼力过人的周岑适时开口,“陛下,大程国力鼎盛,八方拜服,不愁没有怀抱经世报国之志的英豪,但愁没有提携玉龙的契机,国有姜指挥史和段将军之朝臣,是大程国的幸运,也是必然。”

    内阁蔡申出列,附言道:“是啊,朝有圣明君主,野有报国栋梁,此乃大程国盛世景象。吾主圣明。”

    朝臣齐声颂道:“陛下圣明!”

    乾泽帝微微抬手,示意朝臣噤声,目光重回姜长鹰,“云城主帅段悠宏留在南境处理战后重建事宜,这一战形式之严峻可想而知。不过朕也知道,此次江南观澜仓情形之危急,不亚于云城,之所以能够守住,全赖姜大人长子。朕听说此子智勇双全,不仅平了匪徒侵袭,还将贼子一举拿下,给三司会审提供了大大便利,这样的英雄少年,朕也十分想见见。”

    姜长鹰试图做一丝挣扎,“陛下,犬子此次全凭运气,也是得了沈御史提点指引,才能侥幸取胜。何况观澜仓所建之地,是圣祖爷考虑万全之后钦定的,如何能够轻易教人突破。”姜长鹰这话听着是自谦,但是却说到了乾泽帝心坎里。

    乾泽帝顺着他的话说道:“正因为从圣祖时起,观澜仓便是大程军粮主要供给,也是事关边关战事的要紧事,所以朕才会在坞城单设一个指挥史的职位,而这坞城指挥史的职位,如此至关重要,若非一般人,是不能胜任的。”

    张松出列:“陛下所虑深远,姜大公子实乃坞城指挥史不二人选。所谓虎父无犬子,且不说他自小承教姜大人,臣还听闻,姜家大公子热爱疆场,此前还在云城军中履职录用,为云城军参将。可见姜大公子此战能够大获全胜,并非全凭运气,乃自身实力使然。”

    皇帝说话,臣子附和,是朝堂常态,而张松此前作为江南案件主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