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对峙(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bsp;   瑞城,彼时刺杀沈溟没有得逞的地方。罗途明当然记得,并且悔恨,如果当初心一横将圈套设得更缜密些,沈溟也不会活到现在,成为自己一生宿敌。如若那样的话,自己和丁越之间,也不会十年过去仍旧止于朋友二字。

    罗途明完全失去了喝酒的兴致。干脆放下酒杯,一副慷慨义愤之态,“殿下,放心吧,为着殿下的大业,也为着我自己的愿景抱负,我会遵从殿下的安排。不会出半点纰漏。”

    楚珩点点头,难得正经劝慰道:“凡事要有耐心,眼前得失在今后看来,不过过眼烟云,你能想明白这一点,我会很欣慰。”

    罗途明忍不住问到:“殿下,既然姜长鹰这么多年来也算是忠心不二,为何在瑞城这件事上还要刻意瞒着他,属下觉得,这件事借助他的力量不是可以办得更加顺利吗?”

    “你以为姜长鹰为何会放着太子的那么好的大树不靠,要来烧我这个冷灶?”

    “殿下春秋鼎盛,如日中天,怎么是冷灶呢?”

    “那十年前呢?你忘了十年前我们的境遇了吗,忘了十年前姜长鹰又是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之下才站在我的阵营?”

    十年前,冬遇大典前夕,太子楚琮瞻听信东宫宦官唆使,去宫外高人手中求得一副画作??神武大帝祭天图。太子离宫,楚珩得知后立即示意罗途明一探究竟。属下昔闻抢到画作,后来这幅画被当做烫手山芋,扔在姜长鹰府中卫将丁越手中。

    罗途明怎会忘记,“看来当初将那幅画扔给丁公子,真是机智之举,可谓一举两得。一来试探出幕后之人是否是太子一党,另一方面,也教姜长鹰在朝局中站队殿下。”

    “哼,三来,让你和丁公子因画结缘。”

    “我与丁公子可不是因画结缘。”罗途明反驳道。

    “你知足吧,若不是因此一节,你们之间结的只怕是孽缘吧。”

    确实,罗途明虽然早江南水患的时候认识了丁越,却是非常时刻和非常情境之下,当时二人可谓站在对立面,如若不是因为后来那副画作,那么罗途明和丁越之间,怕是不会顺理成章处在同一阵营,更不可能成为朋友。而先前江南的那些事,更是罗途明打算隐瞒丁越一辈子的。楚珩一阵见血,提及罗途明心中担忧之事。

    罗途明脸色肉眼可见的沉了沉。

    “不过你放心吧,有些事,永远不会被翻出来,人的秘密太多了,此一时彼一时,大家都清楚当下之路才是最为要紧的。而且姜长鹰也并非真的信任我,从一开始就是如此。想当年,我从周岑那里得知,那副神武大帝祭天图是陛下最真爱的画作,为了探知唆使太子的人到底是想怎样的出发点,也验证周岑所言是否属实,特意设局让姜长鹰成为冬遇大典献礼之人,让其将那幅画作为献礼呈上去,可结果呢?”

    “结果姜长鹰献上去的是神武大帝祭天图的冰刻画。”

    楚珩道:“巧的是,乔太师帮太子准备的献礼,也是这幅画,只不过是临摹再创,加了些花样的。其实我一直觉得,唆使太子出宫寻图的人必定是要陷害太子,那副所谓的神武大帝祭天图一定别有文章。即使后来姜长鹰的冰刻图令陛下龙颜大悦,但那到底不是我们从太子手中抢来的那副图,所以本王心中的疑惑姜长鹰只能算是帮我解答了一半。”

    罗途明听得云里雾里,“殿下的意思是?即使姜长鹰的冰刻画获得陛下赏识,也不能代表唆使太子出宫取画的人是真的想帮太子?”

    楚珩目光灼灼,带着洞悉一切的凌厉:“对,而让本王不再对此存疑的人,是乔广陵。他当时可是抱着的一定要让太子拔得头筹的决心在献礼,就连他夫人巫马儒遗留的火灼术都用上了。”

    在楚珩侃侃而谈的间隙,罗途明看看向了桂花酿,杯中的琼花在鹅黄色的清液中熠熠生姿栩栩如生,他目光跟随着沉进杯底,喃喃出神道:“可是,为什么呢?有没有第三种可能,若姜长鹰也是抱着和殿下同样的心态拿太子做试探呢?”

    楚珩知觉得罗途明所言荒谬,“你觉得会有这种可能?”

    “不可能,乔太师只会让自己以身犯险,也不会以太子的名义去做这件事,但是……”

    楚珩看罗途明吞吞吐吐,打量着他问:“你到底想说什么?”

    “有没有可能乔太师知道这幅画背后的含义,而且知道有人要献画,所以才抢先一步,在献礼的时候做到如此极致,毕竟如果不是姜长鹰的冰刻画过于奇绝,乔太师当时称得上难逢敌手啊。”

    楚珩冷笑,点头夸道:“你分析得很对,所以你这说的和我想的有什么区别吗?”

    “不是,”罗途明挠挠头,皱着眉道:“我的意思是……”

    在楚珩冷眼中,罗途明最终也没理清思绪,末了道:“算了,我没什么意思。”

    “浆糊脑,一听说去坞城脑子全是浆糊。”楚珩忍不住骂道。

    “……”罗途明毫无生气的支在桌上,“无论怎样,这步棋算是走对了,从兵马属司解救出丁公子,名正言顺送出那幅画,还顺势让他取悦了陛下。三个大人情在这里摆着,他姜长鹰在朝中从此不站队,也算是站队了。”

    “这话到是不假。姜长鹰想要明哲保身偏安一隅的想法太过明晃晃了,所以他这种人,反而是更加难以独善其身的。本王主动一点,省的教别人抢了先机,不过说来,可不止三个人情。那何抱势,可是我们费尽心机送到他嘴边的,这么大功劳摆在这里,姜长鹰方能保住这长久的安稳之态。”

    乾泽九年冬遇,楚珩利用何抱势做局,让身处囹圄的蔚王赵瑭坐实了谋逆的大罪,后来蔚王一党倒戈的倒戈,获罪的获罪,再无起复的可能,而姜长鹰在祭场与何抱势对峙许久,终将其拿下,论功,说是清君侧也不为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