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引火上(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慈孝街百纪药铺临近闭门之际,裁雨透过门上药童递了取药单子,里面大夫眉头紧锁专注手里厚厚的医书,却不知道哪只眼睛瞧见了药童拿的是姜府的药,立时叫住。裁雨也很老实的行礼道:“老先生,这是我们五公子剩下的。”“不是五公子用吧。”老大夫很笃定的说。
“是奴家自用。”
“你过来。”
听老师傅这样说,药童麻利的在大夫桌面放好了脉枕,裁雨缓缓走过去。微笑道:“大夫,奴家是外伤,只需敷一敷膏药即可。”
“是药三分毒,五公子药剂里还有内服的部分,你不适合我也不能给你用,还得把姜府的药账退一些。一样不能错乱。”
裁雨知道这个大夫是个医痴,做事也是一板一眼的老顽固,不敢违逆。只想着在天黑前取药走人。
老大夫不急不慢,号完脉象,一边叨叨一边重新写了方子。“五公子那活血化淤的药剂减量用,另外给你一个祛寒的方子。”
“大夫……”
“脾胃虚弱,四肢寒凉,引火归元是关键啊。”老大夫摇头晃脑的说道。
“老先生……”
“活血化瘀的药剂用多少,膏方怎么吃,待会我徒宝会仔细交代给你,说完你得好好记下。”
裁雨想要开口拒绝,老大夫却不再听她说话,只埋头写起来,边上药童亦是老大夫的爱徒,冲裁雨摆了摆手,示意她安分等待。裁雨知道老大夫与姜府交好,性子又执拗,也不好再三争辩,只能苦等。最后等到月上梢头,才大包小包的抱了满怀药出了药铺。
宋露等候多时,裁雨把药都扔到一边,才走过去和他说话。
“知道裁雨姑娘今日得空一个人出来,还以为能早点见到姑娘,每次这样等,等得我人都老了许多。”
“宋大人青松一般的人物,怎么突然发起这样的牢骚?奴婢不像大人这般来去自由,还请大人多多担待。”
宋露苦笑了一下,“姑娘今日似乎颇为不耐,可是有什么烦心事,或是,为了三小姐走丢的事,给你惹了麻烦?”
“没有。”听宋露表达关怀,裁雨莫名升起的火又压了下去,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险些失态,立即说回正事,“三小姐这次闯祸闯得很有水准,对我来说,倒是省事不少。”
宋露这下听不明白了,“什么意思,山匪不是被丁公子抓获,中途无歇,直接送到知尹衙门的牢狱了吗?”
裁雨微微一笑,“这就对了,他们俩,就该待在牢狱呀。”
“难道,你去浮实山接头的,不是他们?”宋露皱起的眉头拧得更紧,裁雨见他不解,靠近了两寸。
……
亭中夜色清朗,不多久,抬头已是明月高悬。宋露紧锁的眉头亦早已舒展开,“看来明天也是晴天。”
“大人很讨厌下雨吗?”
宋露回过头,看着裁雨捡起栏杆上的一包包药材,“不讨厌下雨,只是这两天春日暖阳晒得人舒坦。”宋露指了指裁雨抱着的药,忍不住问:“你这是准备修仙?”
“宋大人说笑了,若这世上真有修仙的药,那像我这样的凡人,怕是连药铺的门槛都摸不到。”
“那这些是……”
“是五公子的药。”
“五公子又不在府中。”
“二公子赏我了。”裁雨也不多说,干干脆脆扔下这些话就走了。
宋露留在原地喃喃道:“这五公子,好像走了有小半月了……不过接下来的计划和行事,少了一个捣蛋纨绔,倒是蛮好。”
******
自坞城以北的浮实山一直向西,山脉之间连绵相依,形成沟壑纵横的山林。也是落草者钟爱的出没和落脚之所。但是近年来江南匪患消除殆尽,山里太平,便多了许多行路的平头百姓。
只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九灵城附近的山还是不能靠近的好。一个老者背着箩筐在一处山石旁边休息,身边跟着小孙儿。孙儿乖巧,只是有点泪眼汪汪的,像是累了或者饿了。老者从怀中掏出梆硬的形似窝窝头的干粮,孙儿牙都没有长齐,只能一点点的啃着。老者替孙儿擦去额角的细汗和尘土,嘱咐其慢慢吃,孙儿吃不下干硬的粮食,眼神直直的盯着前方,老者顺着孙儿所视望去,只见边上树下曲腿坐着两青年,临近的那位正咕噜噜喝着水囊里的水。老者明白孙儿意图,心疼又有点迥然,安抚道:“阿毛,慢慢吃,吃饱了再走一阵,等爷爷找到水了,就能饱饱的喝一顿了。”
青年敏锐看过来,小阿毛收回了目光,继续啃着干粮。老者拉着小孙儿恰似不经意别过身,往石头一侧挪去。侧耳听见青年起身的动静,不多时,一个水囊就递到了爷孙俩的面前。老者紧张又略带惊惶的起身连连道谢,随即拒绝道:“多谢义士,不用了,不用了,我带着水哩。”老人亮出腰间的水葫芦。
“孩子渴了,既是有水,为何不给他喝?”
青年声音沉稳有力。
阿毛退了退,老者拉着孙儿,干瘪的脸堆上笑:“路还远着哩,眼下还没到正午,省着喝。”
此时另一名青年走过来,摘下身上的水囊打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