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大秦不能永远仰仗勋贵和军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不对啊,姜先生!”

    扶苏这才回过味儿来,又急忙说道:

    “那要是这么说,既不能又要将藩王灭绝,又要施行郡国并行制,那这不是死棋了吗?”

    “藩国一定要有,不然郡国并行制就白实施了,可若是和平削藩,那就会让大秦国库被掏空,这......总不能武力削藩吧?”

    “我是想不到还有什么办法了。”

    姜承奕摇了摇头:

    “藩国的确需要存续,但不能这么存续......而大秦也肯定不能用自己的支出去供养藩国,这二者之间也并不矛盾。”

    “这......”

    扶苏觉得姜承奕在说谜语。

    但是毕竟姜承奕说谜语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

    看姜承奕又开始享受起美食来,他也只能先自己思索姜承奕话语中的意思。

    不过他很快就想到了问题所在。

    藩国需要存续,这理应是基于大秦的角度想到的问题。

    说到底,他们应该只是为了大秦而服务。

    而大秦供养藩国,其实也不该是藩国思考的问题,而同样也应当是站在大秦的视角上所要去思考的问题!

    他之前找不到解决方法,其实是因为他下意识把藩国当成了主导,站在了藩国的角度去思考。

    他总是认为,这些拥有军功的人,或是那些勋贵的后代,就是理所应当要被大秦养着的。

    可他们本就应当为大秦效力!

    这份以劳动换来的荣誉和权力,让他们享受自然是没问题的。

    但却不应该让他们毫无建树的后代也一并享受!

    他觉得自己找到了重点,问道:

    “所以先生的意思是,要让大秦取消封地的世袭罔替的做法,将分封变成更适合大秦的分封?”

    姜承奕现在已经对扶苏的灵光一现见怪不怪了。

    他擦了擦嘴,说道:

    “不错,世袭制是最容易引发社会动荡的。这其实和现在大秦的朝堂制度一个道理,任贤选能总比世袭罔替、任人唯亲来得要好。”

    “你得知道,大秦不能永远仰仗开国和军功!”

    扶苏不动声色将自己的手伸进了袖口当中。

    他的手此时已经开始止不住地颤抖了。

    大秦不能永远仰仗开国和军功!

    这句话几乎瞬间让他的头脑彻底清醒了起来。

    整个大秦以武起家,老秦人更是全员尚武,所以对于军功和武勋这些东西格外看重。

    但是大秦现在已经是个大一统帝国了,不再需要那么多武人去打江山了。

    而是需要更多的文人去守成!

    不过想到这儿,扶苏又蔫吧了下来:

    “可是先生,七国征战数百年,除了勋贵之外,百姓多数都是目不识丁的,又怎么能为大秦做事?”

    “先生的想法是极好的,不过却是并无施行的可能......”

    扶苏心中生出一种挫败之感。

    他在想,或许大秦从一开始的路走的就是错的。

    以至于到了现在已经是无法挽回的地步了。

    哪怕姜承奕给出了跳出国运周期律的法子,但还是一切都来不及了。

    不管是教育资源还是教育安排,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试错的。

    并不是一拍脑门就能想到万全之策的。

    大秦如今青黄不接,若是不继续重用勋贵士官,却也无人可用啊!

    这大秦恐怕是注定要在某一日,因为某些他们心中清楚,却没法解决的问题而瞬间土崩瓦解了。

    扶苏如今的心中百味杂陈。

    他在想,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遇到姜承奕。

    那样或许还能解救大秦!

    可他没想到。

    姜承奕只是给了他一个白眼。

    姜承奕被气得血气上涌:

    “怎么就并无施行的可能了?你听我上课,不能听一节课忘一节课啊!我前面说的造纸术、藏书阁、学堂、夫子什么的,你全忘了?”

    姜承奕气的话都要说不利索了,开始把自己之前讲过的内容翻出来,报菜名一般全都说了出来。

    而扶苏则是先是一愣,随后大喜过望。

    姜承奕这一句,似乎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