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而且砖厂,其实不是老赵家的人开的。是东台子村三组的人开的,虽然也是村上的财产,但是是人家老刘家的天下。

    厂子也是他们组的。

    赵廷明一般都插手不了。

    司马三炮一听,点点头:“要不咋说,一靠风水二靠命,三靠爹娘,四靠老婆呢。这人就是得认命……”

    得。

    赵大鹅懒得听了,出去透透气。

    农村吃饭就这样,说说就扯到风水命上边来了。

    赵铁刚也动不动,喝多了就说自己命不好……

    命不好,还顿顿喝多了?

    大清的皇帝都没他日子过得滋润,一天喝三顿,顿顿喝一斤,就这样了,命还不好?

    命不好的,喝的起三顿酒?

    对了,看看赵老三喝酒完事回家没,别一天天的喝酒,正事不干。

    于是赵大鹅对郭氏说道:“大奶奶,我回去了呀。改天我再过来吧。”

    “不看看枪了?”赵廷明问道。

    赵大鹅:额……其实原本想看看的,但是吧,这几个人太能说了。赵大鹅就懒得看了……

    司马大炮一听有人想看看枪,也说道:“丫蛋,来。我让老三把他那把汉阳造给你看看。那把枪,是真好。我这把洋炮,和它比起来,就土了。”

    司马三炮也就听话的把枪给拿了出来,递给赵大鹅看:“没事,没上子弹。”

    赵大鹅嘿嘿一笑:“那就不怕擦枪走火了。”

    赵大鹅还是头一次摸着枪,木头把,铁管。真枪……

    还感觉真不错。

    赵大鹅就是没办法照相,要不高低拿着这把汉阳造照张相,要不以后可能就没啥机会了。

    看过了之后,赵大鹅就把汉阳造还给了司马三炮。

    “谢谢哈。”

    “这丫头真招人稀罕。”

    几个人又说了几句,赵大鹅便离开了。

    顺着路回家,到了老宅,赵大鹅看见赵铁生拿着洋镐劈木头呢。

    木头就是头两天放树,剩下的粗的树叉子。

    由于那两棵树比较大,所以这树叉子都有小树那么粗了。

    本来就是说了这树枝树叉子留下来,所以大树放了之后,粗的就装车去破了木头板子,送到家赵铁柱家里,剩下的这些就留下来了。

    “着急劈木头干啥?挺湿的,啥时候木头干了再劈吧。”赵大鹅说道。

    “不劈没啥烧火了……”赵铁生说道。

    赵大鹅哦了一声。

    好吧,是自己想的不太周到了不是。家里确实没啥烧火的了。

    本来烧火的就不多,家里这几个“大仙”,都不干活,估摸过几天就得睡凉炕了。

    赵大鹅有时候都不得不佩服赵廷绪他们几个,那是真呆的住。木头树枝树叉子那么多,咋就不整点?

    “吃饭没?”赵大鹅问道。

    “没有。”

    “你不是去铁柱子家了?没混到饭?”赵大鹅疑惑不解。

    按理说,无论铁柱子的儿子赵永涛开不开心,中午饭无论谁去,都得管饭的。头几年的时候,要是老赵家的老人没了有时候还守灵七天呢,后来守灵七天太费钱了,大家伙都去帮着,就要都管饭。

    后来就慢慢演变成了守灵三天。

    但是,只要姓赵的去了,就得管饭。

    不过这饭倒不是白吃的,去了就送你一块白布。

    就是孝布。

    赵大鹅前世也没有走南闯北,不太清楚别的地方的习俗。

    反正东台子村这边的习俗就是人要没了,家家户户的去买一些纸钱,送到主家,算是给死了的人“路上”留着花的。

    家属会给一块孝布。

    这个也就扯孝布子,就是一张大白布。

    这个时代,早就没有一匹布的概念了。但是,白布还保留着一匹布的说法。

    就是一匹布,米白色的,不是纯白色的。主家家属磕个头,给人。

    无论辈分,都得磕头。

    人能去,就是给主家面子。

    这种事,老话说的好,平时想请都请不去这么多人,只有人没了,才这么多人去。

    管饭的标准其实不太高,就是平时四个碗。

    主食基本是馒头,四个碗分别是白方——切成方块的肥肉。三尖白片——切成三角形的瘦肉和切成片的肥肉。干豆腐,海带丝。

    这是标配。

    基本上家家户户这个标准,不过这个时代家家户户也不是特别富裕,所以那两碗猪肉,可能也没几块……不过必须有,没有是不行的。

    赵大鹅是以为赵铁生吃了的。

    赵铁生没抬头,继续劈木头,说道:“我不吃。铁柱子死好几天,抬不出去,这么多人去吃饭,不把他家吃穷了。”

    赵大鹅眉头一皱:???

    问题,这和其他人没啥关系吧……铁柱子也不是为了大家伙抓狼死的,他是被狼咬了,但是和其他人关系几乎为零。

    还不是铁柱子自己心疼羊不要命的追狼,觉得自己能和狼干一下子,结果让狼咬死了……

    这特么他要把狼整死了,他能和天肩并肩……不过他死了,就没啥说的了。

    至于赵铁生……

    赵大鹅叹了口气,眉宇间有些不愉快。

    赵铁生就这样的人,你说他做的对吧,有点道理,但是不太多。确实铁柱子死了,一堆人去吃饭,放树破木头整了三天,做寿材估摸最少两三天,还得劳忙三天。就是十来天了。

    开始说的就是守灵三天那个,是变不了的。如果有寿材是三天,这边习俗基本上是第一天守灵,让没了的人,亲戚朋友个人家的什么看他最后一眼,第二天就本家的出人,去山上选个点位,在他父亲的脚底下,挖坑。

    第三天埋。

    但是一般这边习俗不让见太阳,所以都是半夜去的,被迫三天,是这个样子。

    赵铁柱也应该是这样。

    但是他没有寿材,就等着吧,鬼知道到底需要几天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