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拆分与升格(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摊开的文件。

    徐平坐在他右手边,穿着熨帖的深蓝色衬衣,没打领带,姿态放松的同时也有一股子沉稳。

    他端起青瓷茶杯,慢条斯理地吹了吹浮叶,目光却已将那几页关键方案扫了个通透。

    冯庭波坐在郑非左手边,一身剪裁利落的深色西装套裙,她看起来也总是这么干练。

    目光紧紧锁定在文件上“EDA产品线”那几个字上,眼神里的兴奋却透露出内心的波澜。

    陈默坐在徐平的下首,面前同样摊开着一份文件。

    他神情沉静,腰背挺直,等待着决策层的质询。

    “架构调整的思路,很清晰。”郑非放下文件,手指在桌面上点了点,目光落在陈默身上,“瘦身信息技术工程部,把自研这块独立出来做大做强,方向是对的。冯亦如升任IT自研产品线总监,李峰、苏琳升部长,都没问题。人尽其才,职级匹配。”

    他话锋一转,钢笔尖精准地点在方案中加粗的那一行:

    “这个‘EDA产品线’,独立为二级部门,由你陈默亲自兼任总监?”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连徐平喝茶的动作都顿了顿。

    冯庭波更是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陈默。

    “是,郑董。”陈默的声音平稳有力,迎着郑非审视的目光,“原因有三。”

    “第一,分量不同。

    EDA是芯片设计的上游命脉,是‘渡河暗线’——芯片国产化替代的核心支撑点。

    它技术壁垒极高,整合难度巨大(禾芯、概伦),直接关系到海思未来数代主力芯片(尤其是5G、AI芯片)的研发效率和成败。

    其战略重要性,已远超一个常规的IT业务部门,需要集团最高层面的关注和资源倾斜。”

    陈默的目光转向冯庭波:

    “冯总最清楚,一套受制于人的EDA工具链,对海思意味着什么。

    我们不能再重蹈某些领域的覆辙。”

    冯庭波用力地点了下头,说出来的话直接又迫切:

    “陈总说的没错。

    无论是设计什么级别、什么类型的芯片,EDA工具就是我们的空气和水!

    没有自主可控的工具链,海思的创新就像被扼住了喉咙。

    BalOng 5000遇到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

    未来的挑战只会更大,我们需要一个更强有力的核心来推动EDA的整合和发展!”

    郑非微微颔首,示意陈默继续。

    “第二,现状倒逼。

    目前EDA业务挂在冯亦如的自研系统开发部下面,只是一个四级部门。

    钟耀祖是天才,但他现在的职级和权限,不足以有效统合张哲博士这样的行业权威及其团队,也不足以高效协调与海思、FOUndry(中芯、华虹)的战略协同。

    冯亦如能力很强,但他同时肩负自研ERP和高斯数据库的重任,精力分散,且整合这种高难度、强冲突的技术团队,非其所长。

    最近的冲突,就是管理半径不足、权责不清的直接体现。”

    陈默的语气带着冷静剖析。

    徐平放下茶杯,接口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