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华电-艾默生系1(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就等你了!”齐志东亲热地揽着陈默的肩膀,把他引向主位旁特意空出的那个位置。

    包间很大,一张足以容纳十五六人的巨大红木圆桌只坐了七八个人。

    陈默目光快速扫过,心里微微一凛。

    朱家兴,汇川技术(300124)董事长,国内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巨头,他标志性的儒雅金丝眼镜在灯光下反着光,正微笑着对陈默颔首致意。

    旁边是童胜利,麦格米特(002851)的掌舵人,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如鹰。

    他手里把玩着一个紫砂小杯,也看了过来。

    稍远些,一个头发有些自然卷、气质更显技术派的中年男人也举了举杯,是盛弘股份(300693)的当家人。

    还有几位,陈默虽不能立刻叫出名字和公司,但看气度坐姿,无一不是一方诸侯。

    这小小的兰亭序,几乎囊括了小半个华电-艾默生系的上市版图。

    陈默感觉此刻的自己像是一群狼里面混进来的一只哈士奇。

    什么是“华电-艾默生”系?

    这得从2000年底说起,那会儿郑非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叫《华兴的冬天》。

    这书核心是郑非讲述了在企业发展巅峰期警示华兴员工要有危机意识,居安思危。

    要正视潜在问题并积极应对,以确保企业持续生存与发展。

    结果没想到一语成谶,果然物极必反。

    这个网络设备供应的冬天确实来了,而且还是冷得出奇的那种冬天。

    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

    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

    2000到2002年的IT泡沫的破灭对全球通信设备行业影响很大。

    当年,如朗讯、摩托罗拉、北电等如火如荼的骄子开始走下坡路。

    屋漏偏遭连夜雨,船迟又遭打头风。

    2001年,华兴在中国再次遭遇CDMA与小灵通的双重失败。

    天无绝人之路,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也是2001年,华兴技术剥离了电力部门(当时叫安盛电气),以7.5亿美元卖给美国艾默生(EmerSOn),获得了一件过冬的温暖小棉袄。

    (华兴的通信电源公司在内部被称为华兴电气公司。前身是华为技术的子公司莫贝克(莫尔斯、贝尔和马克尼),后来更名为华兴通信公司,再后来整合了电力部门华为电气公司。为销售需要,最终更改公司名称安圣电气。)

    从此华兴大步开展了海外开拓领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远征。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艾默生网络能源不断为资本市场的股东创造良好的回报。

    回顾过去,这笔交易是值得的!

    一夜之间,华电中资企业的员工成了外企艾默生的金领。

    几年后,一些有梦想的人选择辞职创业。

    这就是电力电子和工业控制领域著名的华兴电气-艾默生创业系(以下简称华电-艾默生系)。

    他们既有民营企业家绝望生存的拼命精神,又有外资企业的标准化经营能力和广阔的国际视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