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7章 外婆供奉的家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东方华桑大帝这个名号我没有听过,但、镇山龙君我却十分熟悉!

    九黎山的镇山龙君乃是整个苗域都信奉的镇山帝君。

    亦是三千里苗域唯一的山神,掌管三千里苗域十方山脉的神帝。

    原来外婆供奉的家神竟是他……

    我幼时,常听村里的老人家讲起这位神明。

    九黎山是整个苗域最高最险,亦是最深的一片山脉。

    镇山龙君的主神庙就位于九黎山的曜华峰上,在娘娘庙没有出现在九黎山上之前,苗域一带都是仅信奉这一位神明的。

    只是后来娘娘庙一夜之间落建于九黎山,族人们发现拜娘娘庙更灵验,这才导致曜华峰上的镇山龙君庙日渐无人问津,香火稀少。

    不过虽然族人们去镇山龙君庙上香的次数少了,可逢上年节,或是赶上什么邪门事,比如哪家有人被山里精怪野仙家缠上了,还是有族人会去龙君庙上香祈求龙君保佑,请龙君消灾解难。

    而且,现在只是阴苗族信奉神娘娘的多,外面的阳苗族依旧更信奉镇山龙君。

    镇山龙君庙在苗域一带比娘娘庙存在的早多了,严谨说,山上的神娘娘庙只是座不知真实身份的野神庙,可镇山龙君庙,却是正统神庙。

    即便龙君庙现在香火不旺盛,镇山龙君在整个苗域的族人心中,也还是有着不可替代的沉重分量。

    我彻底撩起神龛外的黑纱,将薄纱堆放在神龛顶端的祥云木雕上。

    镇山龙君的牌位后,伫立着一尊八十公分高的木质神像,神像刷了黑漆,广袖神袍翩翩生动。

    墨发过腰,龙冠高束,身形高大,长身玉立。

    神像端正挺立于神龛内,一手附在身后,一手于身前持着笏板。

    山神神像的脸上罩着一副龙首面具,可能是因为没人见过镇山龙君的真容,所以神像的脸才会被面目遮罩……

    这样雕,不至于有损龙君英勇形象。

    我对这位龙君的记忆,还停留在十三岁那年听外婆讲他一夜擒十害的故事上。

    现在他成了我家的家神,不知道给他老人家上香,他能不能保佑我外婆早登彼岸,保佑我逢凶化吉,顺利拆穿宋花枝的真面目。

    确认了我家神龛里这尊神的身份后,我又把黑纱重新罩在了神龛上。

    外婆说过,这位大人喜阴喜静。

    临走前,我恭敬跪地,郑重朝神位磕了三个头。

    请回家的神明与供养在庙里的神不一样,庙里的神所有人都可以拜,但家神是家主或家里先祖举行过仪式扔圣杯请来的。

    供养家神的家族一般都和神明之间有交易在,比如神明如果同意跟人回家,那人就须得在家立神龛,以最虔诚之心供养神明,保神明香火不断。

    必要时,还得充当神明在人间的使者,听从神明的吩咐为神明办事。

    而作为恩赐,神明也会庇佑那人全家。

    有的人是为了活命请家神,有的人则是为了求得神明庇护请家神。

    不过神明与人之间也是双向选择,想请神明,还得看神明同不同意。

    大多数人请神明,神明是不愿意做回应的。

    一旦回应,那不管这家人是谁去请,不管他能活多少年,神明都会在这家待到他愿意离去时才会走。

    所以,整个苗域,家里请到家神的,屈指可数。

    有家神的,基本都是世代供奉。

    据说阳苗族有个分支的圣女,家里那位家神连续供了十八代,至今那家神还没走。

    这就是所谓的,请神容易送神难。

    也不知道我家这位家神什么时候才会和我建立联系。

    到时候说不准可以请他帮我驱走那条大青蛇王……

    从地上爬起来,我拍拍衣裳,去院子里继续给外婆的牌位刷油上漆。

    我趴在长凳上,捧着定好型的木头牌位,仔细地用刷子将油漆抹匀。

    幸好外婆的葬礼有村长和李大叔盯着,外婆才能埋在她生前选定的坟地里。

    那里背靠青山,坟前有水,是片生机勃勃的荒草地。

    每年春天,荒草地里都会开满五色蒲公英花。

    外婆生前,最喜欢蒲公英。

    我爸的坟也葬在那里,就在外婆的右后方。

    外婆从前总是念叨我那个英年早逝的父亲,现在有我爸陪着她,她应该就不会孤独了。

    刷到最后一遍油漆时,院门外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拍门声!

    “开门!宋鸾镜,我们知道你回来了,快开门!”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