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23章分析毛顺生做何生意(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夏草笑了笑说:“现有的材料都说,毛顺生有做生意的能力了,使得家庭走向了新希望。那么,毛顺生做的是什么生意呢?”

    村愚首先抢说:“现有材料中,对毛顺生会做生意的描述主要集中在其经营内容、经营策略和商业头脑等方面,基本上都是有史证的:第一,普遍认为,毛顺生经营了多种生意:首先,毛顺生经商是从做米生意开始的。他将家中结余的稻谷加工成大米在当地零售,后来还从韶山、湘乡买进谷子请人加工,雇工运往银田、湘潭、长沙等地出售。除了米生意,他还兼做猪生意和牛买卖,由出卖自家喂养的猪,发展到买进卖出。做牛生意时,他采取‘双方自愿、双方有利、风险同担’的办法,买回母牛‘承包’给他人喂养,通过出售牛犊或养大的牛获利。”

    董醉也抢说,也大掰掰起来了:“从现有史料来看,1893年领袖出生至 1900年前后,毛顺生的商业活动确实处于从小本经营向相对稳定的生意模式过渡的阶段,可视为“小生意”范畴,为何说这一时期是“小生意”?1规模有限:这一阶段,毛顺生的经营以家庭剩余资源为基础,比如将自家稻谷加工后在本地零售,养猪也是以自家米糠等饲料喂养,数量较少,主要满足周边邻里需求,未形成跨区域的流通规模。2经营范围窄:此时尚未拓展到后来的“买进卖出”模式,更多是“自产自销”的补充性经营,牛生意也未形成稳定的“承包”模式,仅偶尔涉及零星交易。3资本积累初期:毛顺生此时仍在赎回祖上典当的土地,家庭经济处于恢复阶段,商业经营的主要目的是补贴家用、积累资本,而非大规模盈利,资金和人力投入都较为有限。”

    此时,董醉、村愚、夏草还是悬浮在凹型祖屋前的半空,夏草听了二老关于毛顺生在领袖人生的第一七里,所进行的是小生意,也很感慨,他望着脚下朦胧的韶山冲轮廓笑了笑:“其实啊,这做生意的门道,按现代社会的说法,有三六九等,有大小之分。第一种,就是把买卖两头都攥在自个儿手里,自收自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赚的全是辛苦钱,做的是小生意。”

    村愚马上取出录影石插入董醉施法出来的视屏中说:“你们看这个。咱韶山冲人里头,当年也有摆弄买卖的,十有八九都是夏小子说的这种小生意。”

    视频中出现:生意人要么自个儿挑自家的产品挨家挨户去卖,少数会顺手收一些农产品转卖,或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去卖,嗓子喊得沙哑,就像那些刚从地里刨出来的红薯、新摘的豆角子,带着土腥气,能直接填进嘴里的物件儿。

    夏草看了笑起来说:“第二种,是把买卖两头切开,只盯着一头使劲。要么专门管收,要么管卖。1管收的,派人到各村或挑货郎收、或设个点儿收,让农民把农产品往货郎或设点店送,不用再跑远路;其实,这里面,东家或大东家才是正主儿,东家或大东家才是大商人,大生意人,其他人或是帮工、或是出去做买卖的小东家。2管卖的,在大村里、镇上、城里开个铺子守株待兔,铺子里摆着货架,上面码得整整齐齐,看着就比挑担子体面。其实这店主的店里的商品,都不是店主生产的,多是从专门货主那边进货、或专门货主专门送货。无论管收管卖的,都被叫做东家或大东家。这是封建社会中后期渐渐发展起来的大生意了。”

    董醉也拿出了录影石播话给大家看:大老板,穿得干干净净,手里攥着算盘,不屑于跟小打小闹的打交道,专跟做小生意的人做买卖。这样的大老板,常常是总收购或总批发;而小老板,多从农户或手艺人那儿收货,而后卖给总收购的;或从总收购那儿批货,批回来自个开个铺子卖,或挑着担子游街串巷卖。

    董醉笑了笑说:“这就是夏小友说的那种经营模式,把产销拆开,有了专门的收购或销售环节,专业程度高了些,摊子也能铺得大点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