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丈夫心有白月光(30)(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你这么棒的同志在这儿休养不是可惜了吗?”

    “您怎么说话呢?我再不休养就累死了。我的命不是命吗?我死了不可惜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咱得赶紧把病治好。”

    元初重新拿起刨子,一边干活一边说,“治不好了。我时常觉得全身都很痛苦。”

    纪德全挠了挠头,他一点也没看出来啊。

    这孩子的忍耐力这么强的吗?

    “那你好好休养,工作的事以后再说。”

    元初埋头干活,“嗯”了一声算作回应。

    这个纪老爷子也是不容易的,他身份极高,战功赫赫,偏偏他建国没多久就被批判了,卸下所有职位,一直在疗养院里待着。纵有雄才大略,也不得施展了。

    幸亏老头心思豁达、想得开,在疗养院里也能沉得住气。

    他已经够能忍的了,但是,滚滚跟她说,原世界里,因为运动闹得大,这人哪怕待在疗养院也受到了波及,上辈子的这个时候,他人都没了。

    哪像现在,还能在这儿跟她瞎聊天。

    想到这些,元初放下手里的工具,跟老头说:“走吧,赶海去了,省得您在我这儿叨叨个没完。我去吹吹海风,身体还能舒服点。”

    “好好好,现在天冷了,风大,你多穿件衣服。我去喊你于大妈。”

    “得嘞,您快去喊吧。”

    她起身回屋,去给自己加外套。纪老头拄着拐杖溜达走了,回去喊他老伴一起去赶海。

    纪德全的妻子于华玲,是个很有气质的老太太,跟纪德全是革命伴侣,俩人一起上过战场的。后来她生了孩子,就留守后方了。

    这都是没办法的事,那时候打仗不能带着孩子,要是她不退居二线,那就只能把孩子寄养在老乡家里,当年有很多同志就是这么做的。她舍不得,就自己带了。

    纪德全退下来之后,俩人一起住在疗养院。他能够保持比较平稳的心态,没有崩溃,多亏了于华玲的陪伴。虽说俩人经常斗嘴,但感情没有任何问题。

    大家都知道,他们就是闲着无聊吵着玩的,吵完了该干嘛干嘛。

    于华玲身体比纪德全要好,她不用拄拐杖。

    纪老爷子打仗时受过伤,多次、多处,有一次子弹打在腿上,伤了腿部神经,导致他后来一直拄拐走路。但即便如此,他也没下战场,没耽误打仗。

    元初回屋喝了杯水,又穿好外套,戴了顶自己织的毛线帽,围上围巾,这才出了屋子,她家门前站了好几个老头老太太。

    她就知道!

    这群人整天待在疗养院里也是有点无聊的。

    跟着她去赶海还能有收获。

    回来以后元初会从中选出最好的,亲自做一道菜,别的就交给厨师做了。

    她做的那道,大家也都能分一点点。

    吃完饭再一起聊聊天,散散步,看会报纸和书籍,一天时间就过去了,还不会觉得空虚。

    元初认命地带着老头老太太们出发了。

    好在这些人不会天天来找她,隔三差五,还能接受。

    她跟系统说:“我现在像不像个老年旅行团的导游?幸亏疗养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