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前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先帝在时励精图治,虽生活奢靡,但也是政通人和、天下承平。等到新帝殷至登基,仗着国泰民安生活越发骄奢□□起来。

    偶然一次酒宴,他在席间听闻邻国大拓有随和美玉,不由心生好奇想一探究竟。

    于是出兵攻打邻国,对外他冠冕堂皇地宣称大拓不过区区小国,怎敢与我泱泱大燕共用一个“大”字?

    在新帝的有意鼓动之下,举国上下义愤填膺,纷纷踊跃参军。

    大家都以为大拓很快就会战败,不出一年定会向大燕称臣,没想到开战的第三年,大燕竟然先后丢失两座城池。

    奇耻大辱!早朝听闻此事的殷至当即面色铁青、龙颜大怒,盛怒之下主和派噤若寒蝉。

    更多的兵力投入到战争中去了,不少百姓流离失所,甚至京城也出现了不少流民。

    澄心一家也在其中,他们家距离沦陷的城池没有多远,军队缺人,就到处抓壮丁。

    他上头还有一个哥哥连同自己的父亲一起被抓去充兵,就连母亲也不能幸免,被带走做后勤。

    一家四口也只有澄心因为过于年幼才得以幸免,曾经的家变得支离破碎,儿时玩耍的乡野田间也变成废墟。

    家园不再,他只得带着最后一点干粮去流浪,他自己也不清楚要去哪里,只是感觉走了好久都没有走出去。

    到处哀嚎遍野,百姓流离失所,好像遇到哥哥小时候给他讲的鬼打墙的故事。

    不知过了多久,在他饿得精疲力竭的时候他跟着人群来到了京郊,这里的流民明显得少多了,城门口的官兵在一个个检查路引,他们的背后就是繁花似锦的皇城。

    有不少流民想要进去,被赶了出去。城里不让难民进去,幸好澄心也没打算进城。

    他这一路下观察起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平民百姓饿得啃树皮,易子而食,只有寺庙里富得流油,还能吃上香喷喷的馒头。

    于是澄心剃发为僧,毫不犹豫地选择在京郊的净心寺出家,因为这里离皇城最近。

    偏远小镇上的寺庙尚且富裕,更何况天子脚下的净心寺呢?

    凭借着极高的悟性与努力,他成功拜入慧明大师门下,法号澄心。

    法号是师父给他取的,希望他能心性澄澈,不染尘埃。他还有一位师兄,法号明心。

    因为澄心尚且年幼,所以他是由师兄明心带大的,慧明大师除去指点外,很少过问这些。

    和师兄熟了之后,他好奇地问对方为何师父给他取名“明心”?

    当时的明心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对着自己的小师弟说:“因为我总是太心软,师父希望我能明辨人心,所以就叫我明心。”

    “经书上说众生皆苦,人生在世,哪有不苦的?世上也没有善恶之分,都是可怜人罢了,我怎么能狠下心来,你说对吧小师弟?”

    含糊地应了声,澄心没再继续说下去。

    不归山的树叶长了又落,宁静的日子一天天地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