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连务会(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朝鲜战场上,我们的前辈用一双脚板跑赢了敌人的车轮子,战胜了机械化的部队;在零下四十度的寒冬啃着冻土豆,把不可一世的敌人打回谈判桌。”“我们的前辈已经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我们身处浪潮之中,条件已经比前辈好了一百倍,一千倍,没道理打不赢信息化试点战。我们面临的挑战,就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把每一个兵,都练成信息化战场上的尖兵。这,才是我们9连破局的关键。”
“……思想和现实的困境,我们先讨论到这里。下面说点具体的,上周我们连队整体训练情况是好的,大家的训练热情度很高,但也是一些极个别的小问题上,暴露出一些不团结、纪律性不强的苗头。另外,我们和7连的冲突,虽然最后处理得当,没有造成不良影响,但是,以后在和兄弟连队的文体活动中,我们要注意团结,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不能动不动就把桌子掀了。毕竟,好的情绪管理,会带活整个班组嘛。”
方杰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下面还有谁想发言的吗?”
他适时技巧性停顿,似乎在给大家思考的时间。
在以往的连务会上,通常会议进行到这个阶段,指导员方杰讲得差不多,骨干们小坐一会儿,该结束就结束了,但9班长高境大约是心有不满,一只手特立独行,举了起来。
“报告连长、指导员,关于这次篮球赛,我作为当事人之一,我有话说。”
方杰颇有点意外地望着他,“好,你说。”
高境翻开面前的本子,清了清嗓子,非常认真地说:“首先,这次冲突的起因,是7连1班班长武磊对我恶意犯规,才有了打架的事情,主要责任在对方。但是在后续的处理当中,我们班的同志,也暴露出思想不成熟,组织纪律性不强,甚至有故意激化矛盾的倾向,个人英雄主义很严重。”
“我主要想批评的是李响、王晨阳、胡毅文三名同志,他们作为大学生士兵,本该有更高的觉悟和大局观,但他们在现场,尤其是胡毅文,情绪激动,言语冲动,是导致事态扩大的直接原因之一。”
“他们没有血性,不好斗,不适合9连,我建议,对他们进行一次全连通报批评,并要求他们写一份不低于2千字的深刻检讨,交到连部。”
其他在座班排没吭声,互相用眼角余光交换赞叹,小高猛啊,一个全连通报批评不啻于开除9连连籍,而开除9连连籍这样的事情,他们当时在球场上,也就在心里转转,他敢说出口,猛得一匹。
班长号称军中之母,是部队基层中的基层,是士兵的第一塑造者,不属于干部序列,但手中却掌握着对一个兵直接又日常的“生杀大权”。
部队等级森严,兵、班、排、连的基本顺序轻易逾越不了,只有身在基层连队,才能懂得连长这个位置是多大一个军官。
看小实大,说句顶天了都不为过。
同样的,班长也是如此。
连长是天,指导员是地,班长则是你每天呼吸的空气,他能让你如沐春风,也能让你在甲烷海里洗澡。
一个地方青年从他进入部队开始,第一个接触的是新兵班长,第一个要服从的,也是新兵班长。
上级下达命令,士兵接到命令,首先要听从的仍旧是自己的班长,而不是越级的主官。
班长的评价,几乎能决定一个士兵在连队的生态位,最怕的是被班长评价为“思想不稳定”,并把这个评语送到指导员那儿,这通常意味着无尽的麻烦和无缘参评的各种评选。
高境对李响为首的三名士兵的评价和处理方式,比“思想不稳定”还要致命。
高境话音刚落……
“蓬??”地一声,冯战南一拳头砸在桌面,十来个杯盖跳起又落下,乒乓乱响。
整个会议室悄无声息,所有人头皮一紧。
“高境,你认为你很聪明,是不是?”
冯战南冷冷地盯着9班长高境,“什么叫不适合9连?是因为他们没有像你期望的那样,直接冲上去解决对方?”
“没……没有啊……”,高境错愕,他本以为会得到连长的肯定,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从维护9班纪律,为连队剔除害群之马,清理门户之必要出发。
然而,他没有得到连长的肯定,等来的是连长喷火的目光。
冯战南火冒三丈,刚才对小晴的愧疚,全被高境冲干净了,取而代之是小晴那张冷漠无情、权衡利弊的脸,以及老爸那些“谆谆教诲”,魔音入耳。
凡是拖后腿的人,合该被“聪明人”舍弃、被优化?
最亲近的家人喷出的毒,变成尖利的毒刺,尽数扎透冯战南的胸腔,他的愤怒化作熊熊烈焰,烧向高境。
“高境,我问你,在篮球场上,李响、王晨阳、胡毅文他们三个,有没有后退一步?”冯战南一字一顿,每个字都像从牙缝里挤出来似的,仿佛问的不是高境,而是妹妹和老爸。
“没有,但是他们……”
“看着我的眼睛,回答我,有没有?!”
“没有。”高境声音不大。
“大声一点!”
“没有!”高境几乎吼出声。
“他们日常训练,是否有抗拒训练,要求请假?”
“没有!”
“他们日常有没有公然顶撞、质疑过你的命令?”
“没有!”
“他们在训练场上,有没有不尽全力?”
“没有!”
“没有后退,那就是我9连的兵,也是你9班的兵。他们是你的同志,是你的战友,你在篮球场被武磊欺负的时候,他们没有当怂包,跟你站在一起!你现在反过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