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若能果决断敌,振军威、定国运,那他这皇位便也坐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大秦!

    “呵,这倒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如今宋军士气高涨,若能乘势而上,收复失地只是时间问题。”

    嬴政微微点头。

    身为征战无数的帝王,他十分清楚战与和的时机把握。

    在战国混战时期,各国间频繁打打停停,一旦形势不利便议和割地换喘息。

    城池、领土在各国手中反复易主,成了常态。

    如今轮到宋朝掌握主动,理应在谈判中提出强硬条件!

    愿意归还燕云十六州——那便坐下来好好谈!

    不愿意?那就接着打!

    战线过长,补给困难,宋军又已大胜在前,耗也能耗垮辽国!

    更别说辽太后亲率幼主南下——一旦出事,那可就是灭国之灾!

    嬴政眼神冷冽:

    “敌国主母亲征,本就是险招。一旦被截,辽国动乱必至!”

    “辽军战线拉得太长,一旦后路被切,便是瓮中捉鳖之局!”

    “只要那太后与小皇帝被俘,辽国上下自会崩塌!”

    嬴政虽然从不以战将自居,但治国用兵的道理却一目了然。

    哪怕辽军再强,只要统帅被擒,那还打什么?

    再者,一旦战局逆转,辽太后与幼帝即便能逃回国,也难以收拾残局。

    而今大宋气势如虹,只要死死拖住辽军于中原腹地,不战而胜也并非妄想!

    ……

    汉武帝时期!

    “议和?”

    “有什么好谈的!”

    “现在都已经打赢了,还跟他们谈?那胜仗打来干嘛用的?!”

    刘彻一听就不高兴了。

    在他的世界观中,只要手握兵锋,何须低头?

    要议和,那是你打不过时的权宜之计!

    可如今宋军旗开得胜,已具反攻之势,这时候还坐下来谈条件,不是浪费天赐良机吗?

    当年汉初与匈奴连年议和,皆因力量不及。

    可等到汉军强盛,谁还谈和亲?直接横扫草原!

    从此乾坤逆转,主被之势彻底颠覆。

    所以在刘彻眼中,如今的宋军,应当乘胜追击,不止收复燕云十六州。

    甚至可一鼓作气,反客为主,直取辽国!

    “若能此战定乾坤,便是千古功绩!”

    “比什么议和,强太多了!”

    太子刘据此刻也点头称是,目光炽热地盯着天幕右下方的地图,眼中只剩一个目标——燕云十六州!

    “儿臣以为,若能乘胜追击,定能收复故土。”

    “如今民心所向、士气如虹,此战必胜!”

    “哈哈哈,说得好,有你老子三分胆气!”

    刘彻大笑一声,拍着刘据的肩膀,笑得合不拢嘴。

    ……

    贞观时期!

    唐太宗李世民亦轻轻颔首。

    “看来,这大宋……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

    尽管他对宋皇帝们印象不佳,认为他们畏战、软弱。

    但从此次天幕所展现的战况来看,底下的军队并不差,甚至颇有锐气!

    “当年突厥南下,也有人劝朕迁都避敌。”

    “这是让我,把长安拱手相让于外族么?”

    李世民冷笑。

    “身为一国之君,当守土有责!”

    “宋真宗此次能御驾亲征,已是不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