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他也不想成为后世口中的乱臣贼子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像朱能、张玉、陈亨等人,在敌众我寡的情形下,依旧选择死心塌地地追随朱棣。

    哪怕主将暂时离开战场,军队依然保持纪律与战斗状态,没有内乱,没有动摇,没有倒戈。

    正是这些忠臣义士,以血肉之躯为朱棣筑起了通往帝位的道路。

    配合朱棣自身的洞察和决断,才打出了这场堪称史诗的战役!

    而朱高煦,却完全没有看清这背后的真相。

    他只知道老爹曾以寡敌众,最终问鼎帝位。

    于是他天真地以为,自己也能复制奇迹!

    殊不知,他和朱棣的差距,根本是天与地的鸿沟!

    没有朱棣那样洞穿全局的战略直觉,也没有能为他赴死的忠诚之师。

    于是,当明宣宗朱瞻基亲率大军出征时,朱高煦手下的军士纷纷倒戈投降。

    最终,他成了孤军一人,弹尽粮绝,只能束手就擒。

    这场谋反,最终只落得“自毁前程”的结局。

    ……

    永乐时期!

    朱棣目光凝视天幕,心中沉重无言。

    他当年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起兵谋逆。

    虽对外称“靖难”,但谁都明白,那实则就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叛乱。

    朱棣是个讲究名声的人,他也不想成为后世口中的乱臣贼子啊!

    也不愿自己开创的“先例”,成为朱家人兄弟相残的根源。

    所以,他才留下遗训,劝诫后人,勿再重蹈覆辙。

    然而,他似乎低估了宿命的强大。

    自己夺位成功,却也种下了骨肉纷争的恶果。

    上一次,他逼走了侄儿朱允炆,对方生死未卜。

    但至少,自己没亲手将其置于死地。

    这让朱棣还能在心中自圆其说,没背负“弑亲”的恶名。

    而这一次,二儿子朱高煦却实打实地被孙子朱瞻基亲手处死!

    方式还极其残忍——以瓦罐炖之!

    朱棣明白,老二是咎由自取。

    毕竟谋反,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必死之罪。

    朱瞻基其实是听从了他的遗训,并未第一时间处死叔叔。

    可惜,朱高煦死性不改,步步紧逼,最终还是走上绝路。

    朱棣知道,这不能怪朱瞻基。

    但他心中依然压着一块巨石,沉重难释。

    他开始怀疑,是否从自己开始,朱家的命运就注定走上一条兄弟互斗的不归路?

    若论责任,他自然脱不了干系!

    “小子——”

    朱棣忽然将手放在朱瞻基肩膀上。

    朱瞻基心头一跳,还以为老爷子要动手教训自己,整个人都下意识一抖,差点没跪下。

    然而,想象中的怒吼和铁拳并未降临。

    只有一声沉沉的叹息,在御书房中缓缓响起。

    那叹息里,满是疲惫和苍凉。

    一时间,那位铁血睥睨、征伐半生的永乐帝,仿佛一瞬间老去了数十年。

    曾经风雷震世、雷霆万钧的帝王,此刻竟多了几分风烛残年的萧索。

    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以及朱瞻基,同时抬起头来望向朱棣。

    屋内空气仿佛凝固,一股复杂而沉重的情绪在四人之间流转。

    御书房,再度陷入沉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