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在儿臣心中,您就是那样光辉伟岸的存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自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清军还从未遭过如此惨败!

    最终,雍正不得不将阿尔泰山脉等地拱手相让给准噶尔。

    幸亏他有个还算长进的儿子乾隆,二十余年后将准噶尔彻底灭国,为老爹雪了当年的耻辱。

    但无论真相如何,这口锅,都死死扣在雍正头上。

    至于“对线高手”,则源于雍正继位后的一桩惊人操作。

    那时,文人曾静与弟子张熙受吕留良思想影响,不满满清统治,四处散布谣言,指控雍正罪状。

    两人被捕后送到京师,在刑部的“酷刑逼供”下,逐一招认。

    雍正看完供词后,心中极度悲愤。

    于是下令将上谕与口供整理成大义觉迷录,传抄天下,用以辟谣。

    这本奇书里,逐条罗列曾静等人的指控,雍正则逐一反驳。

    历来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他,几乎是气急败坏地逐字回应。

    他不仅要求朝廷官员人手一本,还下令地方官学官必须依此向百姓讲解,务必要让天下人明白他登基的正当性。

    可偏偏这部书里,夹带了大量皇家秘辛。

    雍正虽想澄清谣言,结果却让百姓津津乐道的,是那些宫廷秘闻!

    书中甚至有一段“自证清白”的话,用现代话说大概是:

    “朕自幼不近女色,全天下男人里,朕是最不贪色的一个。”

    若康熙听到,怕是满脸问号。

    雍正本想借大义觉迷录为自己正名,谁料乾隆一即位,就把这书列为禁书。

    然而到了乾隆晚年,川陕一带白莲教起事,这本书却成了反清义军的重要读物。

    因为雍正在书中披露的清制与宫廷秘辛,竟然大多属实!

    ……

    康熙时期!

    “圣祖?”

    “你给我圣祖?”

    康熙满脑子回荡的都是这三个字。

    好家伙,竟然把他捧到天上去了!

    可说来也怪,他心里却半点高兴不起来。

    他阴恻恻地盯着老四,迟迟不语。

    站在诸皇子间的四爷,早已冷汗直冒,心思急转。

    皇阿玛,这“清圣祖”称号没毛病啊!

    以您的功绩与品德,完全配得上圣字!

    在儿臣心中,您就是那样光辉伟岸的存在!

    而周围众人,此刻目光也都聚焦在他身上。

    ……

    雍正时期!

    “和通泊战神……”

    雍正看到这外号时,脸色瞬间铁青。

    后人这样称呼他,其实也是变相的讥讽。

    但雍正并没有因此怒不可遏。

    毕竟和通泊一战,确实是输得惨烈无比!

    虽说主要责任在傅尔丹,但他作为皇帝,同样难辞其咎。

    “此战,我大清颜面尽失。”

    “朕有不可推卸之责。”

    雍正长叹一声。

    李卫立在一旁,欲言又止,最终只是默默陪侍。

    片刻后,雍正重新抬眼看向天幕。

    “市井间多有流言,说朕登基名不正言不顺。”

    “更有人到处造谣中伤。”

    “朕撰大义觉迷录,便是要光明正大地告诉天下,朕这皇位来得堂堂正正!”

    雍正丝毫不觉得自己做错。

    有谣言,就该去驳斥;有流毒,就要澄清,以正人心!

    百姓愚昧,往往不明真相,所以才会偏信曾静之流的胡言乱语。

    他这个皇帝亲自发声,难道还不如文人三言两语更能取信于民?

    事实上,雍正编撰大义觉迷录,并非单为自证清白。

    更重要的是,他想让天下人知道,满洲人完全能治理好这片大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