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这帮酸儒,连君臣之礼都不懂,还敢编史——!!(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巡黎庶’,后世却要说朕‘求仙问药’?徐福那厮倒成圣人不成!”

    闷雷滚滚,夏雨骤至,雨点敲击铜瓦,如万箭临空。

    嬴政立于殿门前,风雨扑面,凝望远方,低声道:

    “朕不怕被骂暴君,但若连帝王之尊都任人虚构,那才是真正的耻辱。帝可死,不可降!”

    扶苏忽然取出一卷竹简:“父皇,这是洛阳新送的韩非子批注,言史笔真伪。”

    嬴政接过,摩挲“慎之”二字,墨色未干。

    “父皇,或可另抄实录,藏于骊山地宫,以备后世。”

    嬴政骤然转身,袖袍卷风,铜灯被掀翻,油火蔓延,燃起一抹幽蓝。

    “你倒提醒了朕。”

    他凝望火焰,声音冷而坚:

    “不仅要藏,还要以丹砂缣帛写就,让后人知——何谓‘血浸玄甲’、何谓‘督战不休’!”

    他指向那卷被墨染污的拓本:

    “原样入藏。让后人看清,真实的史,不完美,却永不磨灭。”

    扶苏叩首:“父皇英明。只是……骊山地宫若要藏天下典籍——”

    “修!”

    嬴政一字如雷:“再调三万刑徒!朕要建一座大于咸阳的书库,凡敢篡史者,诛三族!”

    雷光照亮他半边脸庞,轮廓如雕,恍若石刻。

    扶苏这才明白,父亲修补的不仅是刻石的残文,而是那被岁月风沙掩埋的真相。

    雨声渐密,嬴政拾起玉玺,用袖拭去裂纹,动作温柔如抚古剑。

    ……

    汉高祖时期!

    长乐宫铜炉翻腾,鹿肉汤香气氤氲。

    刘邦拨着碗中肉块,忽被天幕骤亮的金光晃得眯眼。

    当“独眼李世民”的视频浮现在梁柱上时,他一口汤差点喷出,笑得前仰后合。

    “吕雉你瞧,这李二比咱还惨!”

    他用筷子指着画面中那支嵌入眼眶的雕翎箭,笑得直不起腰。

    “咱当年被项羽困荥阳,好歹没被射瞎,哪来的‘降书’!”

    “编这玩意儿的,怕是没当过皇帝!”

    吕雉轻放碗盏,玉簪微颤,眸光寒如刀锋。

    “陛下莫笑。这野史虽拙,却毒。”

    “贞观帝东征失利,他们编出‘独眼投降’,意在乱心——让天下人以为连天子都能屈服。”

    她指向天幕:“且看那手。”

    “文皇帝常年挽弓骑射,虎口必生厚茧,指节粗大,这画中人却细若书生——分明是酸儒代笔。”

    刘邦笑声渐歇,拂去衣襟汤渍,神情肃然。

    他忆起白登之围,七日无食,传言四起,韩信血书方稳军心。

    “你说得有理。”

    他敲碗,语调低沉,“当年咱被匈奴围,冻得七天七夜,也被造谣要割地求和。”

    “可后来呢?”

    “咱忍了几年,娄敬一使,和亲换喘息,再出兵,匈奴照样伏诛。”

    “李二这家伙更狠,玄武门那箭,射的可是亲兄弟。”

    “他要动怒,怕是连造谣的祖坟都得掘出来。”

    殿角的樊哙正啃着猪腿,含糊插话:

    “陛下,那高句丽王也不知好歹!”

    “受降还穿着唐帝赏的金鱼符袍,这不找打吗?”

    “当年英布反您,还穿着龙纹锦袍出阵,一个德行!”

    “前高后低的帽子,僭越!若在我大汉,早砍了。”

    刘邦闻言再度大笑,拍案指天幕:

    “说得好!这帮酸儒,连‘君臣之礼’都不懂,还敢编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