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山河虽亡志未死,气节长存照千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幻格外在意。

    “明亡之因,并不能全怪在崇祯身上。”

    众皇子虽点头附和,但无人敢随意发言。

    康熙目光一转,落在太子胤礽身上,淡淡道:

    “胤礽,你怎么看?”

    太子沉吟片刻,答道:“明亡既是朝纲败坏、民生凋敝所致,亦是命数既定,非一人所能挽回。”

    康熙点了点头,未多言。

    这才让其他皇子也纷纷献言。

    “崇祯勤政如牛,却误信小人,轻疑忠臣,终至瓦解社稷。”

    “他虽有偏失,但非亡国之罪人。”

    “天启若亡国,尚可理解;崇祯不该亡,却亡了,真可叹。”

    康熙听着,面露几分赞许。

    这些话虽各有角度,却也皆有道理。

    他抬头望着天幕,神情微凝。

    大明诸多皇帝的点评已完了,接下来,该轮到他们大清了。

    虽然康熙不是开国之君,却也是大清帝系中,地位无可撼动的一代雄主。

    大清的亡国皇帝即将登场,这让康熙内心泛起了一丝不安。

    “咱们大清的末代皇帝,可不能比大明还丢人啊……”

    他低头沉思,不禁回想起历代王朝末期那令人唏嘘的时刻。

    宋少帝毅然沉海殉国,为大宋留下了最后一抹尊严;

    崇祯帝虽回天乏术,但最终自缢煤山,以命捍卫皇帝的尊严——

    “君王死社稷”这五个字,留给后世无尽敬意。

    若是大清那位末代之主,若胆小怕事、畏首畏尾,岂不被后人笑掉大牙?

    “再怎么说……也不能比徽钦二帝更窝囊吧?”

    康熙暗自低语,却不敢在众人面前说出口。

    这时,太子似乎察觉了父皇的忧虑,轻笑一声,劝慰道:

    “父皇宽心,大清江山稳固,怎会覆灭?”

    “自然也不会有亡国之君。”

    康熙目光扫了他一眼,语气淡然却带着一丝冷意:

    “世上从未有永不倒塌的朝代。”

    “朝代更替,自古常理;即便我大清再怎么强盛,终究也有走到尽头的一天。”

    “而新的王朝,也将在那之后崛起。”

    他并不想听儿子那种不着边际的安慰。

    太子面色有些尴尬,干笑几声,讪讪作罢。

    康熙轻声自语般说出一句话:

    “只希望我大清的末帝,哪怕亡国,也别太丢人现眼。”

    ……

    对于即将出现的新的亡国之君,各朝代都满怀好奇。

    继元朝之后,中原大地迎来了另一个异族入主的时代——满清。

    前朝的蒙古统治者,只守了一百年便走向腐朽与崩解。

    这大清,又能撑多久?

    这个答案无人知晓。

    因此,众皇帝对于即将登场的“最后的帝王”,都屏息凝神,摒弃杂念。

    此前关于崇祯的一切讨论,也被按下了暂停键。

    只见天幕缓缓浮现新的文字——

    【大清的末代皇帝——】

    【也是自大秦肇基、绵延中国两千一百三十三年皇权帝制的终结者——】

    【爱新觉罗·溥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