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船攻鄂县(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甘宁的船攻法虽然也算一种攻城奇兵,但它也有致命弱点,它怕火,如果城头上抛射大量的火油和易燃物,船只很容易被烈火吞没。三国时代主要是用桐油、蓖麻油和松脂油为引火之物,再辅助大量麦秸、稻杆、细木,混合硫磺、松脂等易燃物,就能形成非常有效的火攻。
甘宁也知道船攻怕火,但他要赌这一把,他详细了解过黄祖的历次战争,几乎都以水战居多,从没有一次用过火攻之策,也没有城池遭遇过船攻。
所以甘宁也认为这个邓龙想不到火计,更何况想要火攻必须进行事先准备,自己的这次出击来得相当突然,相当于是打守军一个措手不及,邓龙哪里来得及准备火油。
黄昏时分,船队又继续向西前行,甘宁已经部署完毕,十三艘五千石的楼船航行在最前面,这十三艘楼船的楼层高度和城墙差不多,甚至还要稍微高一点点。
他们准备的浮桥木板也迅速进行改造,主要在前端装上两对铁钩,能钩住城墙,使守城士兵无法将它们推落下城。
距离城池还有十里,军队开始在船上列队了,丁奉、徐盛、王平各率三百人,分别站在前三艘大船上。
这一次甘宁没有再作为首发登城,他吸取了孙策的教训,孙策每战必先登,从不把自己的生命安全当回事,最终才二十六岁就死了,如果他稍微看重自己一点,就不会毫无防备走进甘露寺。
甘宁用弓箭为助攻,用弓箭来保护将士的性命。
更何况甘宁是总指挥,他若上城,那谁来指挥作战?徐庶虽然有智谋,但他的临战经验还差得远。
两更时分,城池轮廓已经出现在他们眼前,甘宁喝令道:“传令闪灯,准备作战!”
桅杆上旗兵连续闪动灯光,所有船只上的士兵都已经准就绪。
十三艘五千石纷纷转舵,驶入了鄂水,航行两里后,护城河入口在前面出现了。
这时,城头上警钟声大作,守城士兵已经看到了浩浩荡荡杀来的船队,这不是他们的船队,是敌船。
无数士兵纷纷奔上北城头,邓龙也顶盔贯甲冲上了城头,士兵们连忙闪开一条路,邓龙站在看了片刻,他没看出对方的意图。
一名牙将劝道:“将军,这必是甘宁之军,他们若用船攻,我们极为危险,卑职建议多准备火油、麦秸之类,烧他们的战船。”
邓龙眉毛一竖,骂道:“你一个小小的牙将,哪有你说话的余地,还不滚下去!”
牙将只得行一礼,默默退了下去。
时间一点点过去,大约过了两刻钟,船队忽然冲进护城河,就在这一瞬间,邓龙忽然明白过来了,大喊道:“他们要用战船攻城,全军准备作战!”
数千士兵纷纷举起长矛和弓箭,紧张地大喊起来。
当第一艘船靠近城墙上,城墙上箭如雨发,射向大船。
“落帆!”为首船夫大喊,船帆纷纷落下,大船动力没有了,完全靠惯性沿着岸边继续向前航行。
这时已经有三艘大船靠边了,大船和城头箭矢如雨,互相对射,不断有士兵惨叫着中箭倒下。
第一艘大船轻轻撞上护城河上的桥墩,船身一震,停了下来,第三层的船楼上立刻伸出五块长长的木板,前端钩住了城墙,丁奉挥舞长枪,一跃跳上木板,拨打箭矢向城头冲去,后面的五十名铁甲士兵纷纷跟着他跳上木板。
丁奉和五十名先登手下都穿着铁甲,头戴铁盔,还戴着铁面具,不怕箭矢,也不怕敌军刀砍戳刺,但他们最大的危险是脚下。
木板宽约四尺,一旦脚滑或者身形不稳就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